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山河怀璧 > 第(60)章

第(60)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李清珏恍惚一颤,顷刻间湿了眼眶。

原来父亲去前仍不忘以遗言相告,生命最后一途依旧竭尽余力为他谋划,早在那时便替他铺陈了万里后路。

“老爷多年不忘何大人相告之言,可惜他尚还远在边疆,若能亲眼见你安好,不知该如何欣慰……”元老夫人终落下眼泪。

李清珏听得心如刀绞,好一晌堪堪回神,强压眼底雾气,扶着元老夫人坐回位上。

门外响起两声轻叩,是婢女予以提醒,有店家小二送菜肴上楼来了。

先前元老夫人心不在焉地在外逛了许久,踩着午时入楼来,便是为了不惹人猜忌,好令今日与李清珏相聚多了一番与友进膳的托辞。

室门从外推开,道道佳肴呈上方桌,她悄然拭去面上泪痕,再抬首已是端庄肃相。

许是室内光线不明,两人气氛又着实不太平凡,惹得那店小二忍不住偷瞟几眼。云老夫人倒也不怒,从旁执起筷子递给李清珏,举手投足间甚有长辈怜惜之意,嘴里刻意唤道:“侄儿刚还说着饿了,便好生多用一些。”

李清珏心领神会地接到手中,回一句“多谢姑母”。

店小二果不再有好奇之色,呈齐碗碟后热情留下一声“客官慢用”,和悦笑着退出房去。

待人走了,元老夫人这才松了半口气,搁下食箸重将方才未尽之话续上,此刻稍稍平静了些,便话入正题凝神问道:“何公子方才道有事相求,是为何事?”

李清珏不急着正面相应,想了想委婉言他:“当年元何两家受牢狱之劫,皆因争储所致,想必夫人早已思透其间因果。”

道话时见元老夫人眸底了然,便知所言无误。

“那时的刑部尚书刘尹,亦即是宜妃亲父,唯恐何家挡了六皇子夺嫡之路,便心狠手辣将何家倾灭,以至元家成了受殃池鱼……往事已矣,现如今刘尹虽贬谪在外,却从不曾将手伸出朝堂半寸,满朝上下不知多少臣子仍处心积虑妄图灭储君而助六皇子得势。”李清珏话到此处顿了顿,继而挑明所求,“太子所处之地甚危,举朝兵权,近六成握于武阳侯一党武将们手中,而此党皆为刘尹笼络,刀剑迟早会向着太子去……晚辈此来正是为此,妄求元家诚心相助,拨乱反正,匡扶正道。”

元老夫人听罢沉吟良久,心中震撼比及愁绪更多,向他问出口来:“何家遭此劫难,此后十余年,你仍以一己之力效忠太子?”

李清珏颔首,只道:“护储之志,生死不改。”

元老夫人长长叹了口气。

“我元家,世代只忠君,”她苦涩笑了笑,令李清珏心下一难,然而随即又峰回路转,“但若是何公子所愿,元家定当鼎力相助。”

当初何炳荣决绝赴死,元家的命便算是为他续上了,冥顽止于彼时,恩亦生于彼时。

元家从不是世人眼中愚忠之辈,护国护土,为君为民,是为臣;知恩图报,结草衔环,是为人。

先为人,方可为臣。

“何公子但管放心,妾身替老爷应下了,他日倘有所需,我元家有求必应。”

李清珏倍感动容,起身相拜。

“今元家之善,晚辈终身铭记于心!”

第六十六章

此行求仁得仁,李清珏却分毫不能觉出轻松。

元家相助无非是多了七分胜算,可兵力仍有悬殊,余下三分还待看天命。

况且今日相见,原以为自己袒露身份会令对方惊疑不定,不料元老夫人所言才是字字锥心,反教他知晓了当年狱中真相,似将父亲赴死之举血淋淋捧在眼前,强按他睁眼看着,亲耳听着,偏还无计可施,不可伸手作阻。

时隔多年,当日那般彻骨之痛重如寒冰侵袭,李清珏对着一桌佳肴食之无味,喉里仿佛鲠着腥咸血气,勉力维持着面上沉静肃色。

桌旁元老夫人仍与他低声关切着,又怕触及他不愿回首之事,只浅略问了问近些年来他好是不好。

李清珏颔首回“好”,脑里攥紧手可盈握的那几缕暖,想这世上还有足以支撑他性命的人与事,苟活至今,倒也不算不好。

他闭了闭眼,终能重归宁和。

一顿午膳用了许久,菜肴皆凉,叙谈甚觉未尽。

至寅时两人动身离去,元老夫人来得晚些,去得倒早几步。李清珏独坐二楼窗畔,隔帘隙目送她上轿走远,暗自估摸着轿夫脚程,揣测那轿辇晃过长街回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