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第三百九十章 笨贼
听史所长这么一说,我们几个对视一眼,这就没法了。
史所长给我们解释,这种事情很多,骊山研究所几乎每年都发生几次,都是些穷疯了的做着发财梦的盗墓贼,想要挖点宝贝出去,所以就来骊山周围挖盗洞。
但是这样是很危险的,前几年就发生过盗墓贼挖盗洞把自己埋在里面的事情。
我心说这可是笨贼,不过陕西这边的土不一样,本来水土流失就很严重,土层比较松软,挖盗洞更要小心,盗洞坍塌很正常,一般河南洛阳那边的盗墓贼都会用木棒子将盗洞撑住。
不过,眼下看来,那些盗墓贼明显没有做好准备,脑子都不带就来了。
见我和老孔有些失望,再加上,我和老孔可是把这千年太岁送给了他们研究所,史所长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他想了想,抿着嘴说,可以出去问问外面的领导,如果领导愿意的话,可以带我们去参观参观。
老孔比较鸡贼,上去拉着他:“哎,算了吧,我们下次吧,等我们下次从北京来,再找个机会来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下次再来,等几年再来!”
老孔越是这么说,史所长就越不好意思,他给何教授告了个歉,让他的一个学生去给领导汇报。
他的领导,我猜测应该是这里的书记一类的,没过多久,那个学生就跑回来,说领导同意了。
我心说这还差不多,我和老孔可是捐赠了一个千年太岁,小锦旗都没给我们一面,去参观参观骊山算是扯平。
史所长还不放心,又自己去跑了一趟,过了一阵子,他擦着汗珠回来,说可以了,可以了。
在他走了的这段时间,何教授悄声告诉我,史所长是他最得意的一个学生之一,可是在十年寒潮的时候,被整过,所以现在脑子有点不清醒,他当年在牛棚里被关了三年,在这边的学校教书教了几年,才恢复工作没有多久,所以请我和老孔见谅。
老孔龇着牙:“难怪这史所长有点那啥,原来是这样……”
我知道老孔说的那啥是什么意思,就是有点小题大做了点,也太夸张了,其实他作为所长,带我们去参观一下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这么谨慎,多半是在革命年代被人整过,揪过小辫子。
不得不说,十年寒潮时候,很多知识分子真的被整的很惨。
我自己家一个叔叔,当年在读高中,因为和同学谈恋爱,被判两个流氓罪,差点关进了牢里,幸亏后来家里捞回来,把他送去内蒙知青。
还有更夸张的,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没有地位,被打成臭老九,现在史所长他们这一代人当时正是位高权重的时候,也是被造反派打的最惨的年代,不过,换句话说回来,能捡回来一条小命还不错,那时候武斗死的红卫兵可是不少。
史所长在前面带路,我们一行人跟着他往骊山走。
这骊山研究所其实就是一个大院子,距离骊山墓还有些距离,听说是为了保护骊山山上的附带建筑,所以不能随便在这周围修建房屋,因为在施工的时候经常能挖出来瓦当这类的文物。
至于为什么有瓦当,听说可能是当年项羽火烧骊山墓,地面建筑坍塌后埋在里头的,古代的建筑,和明清皇宫很相似,都是纯木结构的,飞檐勾角,最怕走水,一旦烧起来就烧的渣子都不剩下,但是宫殿上头的琉璃瓦和瓦当都是经历过几百上千度高温烧制的,不怕火,最后雄伟的宫殿都被烧没了,只有瓦当还剩下一些。
骊山很大,上面有一些低矮的树木,普遍不是很高,听说以前这两边的山坡都是农田,树都是后来种的。
不过,在这些树木下,就有意思了。
有很多小孔洞,一排挨着一排过去,史所长给我们讲解,说这些都是考古所的学生,用自己的洛阳铲探土挖的。
我听得很感兴趣,洛阳铲,这东西我从没有见过。
他们这个研究所,也可以说是考古所,主要是探明骊山墓的具体构造和方位,还有保护骊山墓,这些年随着经济腾飞,兵马俑的旅游吸引了大批外国人来参观,民间的学者已经有一个声音。
这个声音就是打开秦始皇陵看看。
这种呼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很久以前,郭诗人就曾经提出过这种想法,当时挖明清皇陵的时候,就是郭诗人和那位吴文学家提出来的,但是因为当时保护手段落后,文物出土后造成了极大的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