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奋斗的那几年 > 第四百章 背尸裹裹

第四百章 背尸裹裹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第四百章 背尸裹裹

虽然我也是在北京混过的,而且我当年在越南时候连上将都见过,但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国字脸胖子按照等级,和上将也算是平级。

这么大一个官儿来了,难怪周围那些军警很警惕,而且这里也显得很紧张,于是我们全都装作认真听他讲解工作的样子。

听了一会儿,无非是要从大局出发,在保护骊山墓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手段,保护也研究骊山墓,要给子孙后代造福一类的。

等到国字脸胖子说了一阵,交代清楚之后,何教授和史所长,还有他们这儿的李书记,葛教授他们那些人纷纷鼓掌,我和柱子也算是充当了一回吃瓜群众,热烈地欢呼起来。

等国字脸胖子安排完毕之后,他对着周围的围观群众挥了挥手,在一群大小官员簇拥下,慢慢地下山走了。

而我们白天发现的盗洞上面,那个大帐篷下头灯火通明,似乎有人已经在开挖和加固那通道。

好家伙,这是准备来大的。

周围还有一些本地的官员,都是史所长和李书记的现管,不过,在何教授和葛教授面前,这些都是些后辈,葛教授是河南考古界扛把子,他和何教授当年都去过日本留学,学习的历史。他曾经师从那位著名的建筑家梁先生,在梁先生考察河南和陕西文物古迹,古建筑古城墙时担任向导,要是追溯一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北方的文物知识分子,有很大一部分都出自他和何教授门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十年寒潮的时候葛教授被整的很惨,再加上他曾经去日本留过学,听说是在某个干校挖了几年牛粪,后来在某个小学当了几年历史老师。

好不容易等到改革开放的年代,又发生了一个有点悲催的事。当年郭诗人主张挖掘乾陵,他也去凑了个热闹,当时郭诗人很想要看看乾陵里武则天收藏的唐太宗李世民术法以及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力推挖掘乾陵,而在挖掘乾陵之前,葛教授是主要带队挖明定陵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到现在,才稍稍恢复了点名誉。

所以那帮人全都在恭维何教授,没几个人搭理葛教授。

但是这老头儿眼尖,很快瞧见了我这边的解七,对着解七善意地笑了笑,看到我的时候,他稍微愣了一下。

再看到柱子,他也笑了笑,不过笑容相当古怪。

因为那些人都围着何教授说话,所以葛教授就带着他身后的那几个老家伙和老孔一起上来了!

上来一阵寒暄,葛教授亲切地和我握了握手,他很瘦,笑的时候露出黄糟糟的牙床,有好几颗大牙齿已经掉完了,这可能是以前在干校被人打掉的,看了我一眼,他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手。

几个人一阵寒暄,跟着葛教授的那五个老头子似乎是有点害怕解七,全都坠在葛教授身后不说话。

老孔很是开心,拉着我,指了指我道:“几位,这就是陆家的那位,小八……”

他说完后,有个老头儿瞪了我一眼,冷哼一声。

另外几个老头都古怪地对着我笑了笑。

那个瞪了我一眼的老头儿大概五十多岁,脸上没有胡须,剃了一个光头,精瘦精瘦的,是个驼背,老孔见我盯着他,给我介绍:“这位是驼子,要按辈分算,是你姥爷的徒孙……”

那驼子又翻了个白眼,没说什么。

剩下的四个老头儿,年纪也都相仿,五十岁上下,有一个比较壮实的,叫做莽爷,还有个老头儿让我印象很深刻,这个老头儿估计是在嵩山学过武功一类的,说话瓮声瓮气的,底气很足,两只手掌上都是老茧。

这种老茧是练铁砂掌的人都会长的,老孔说这个人叫做疯爷,另外一个分别是老狗和瘦子。

名字倒是简单易懂,驼子,瘦子,疯子,莽子,还有一个老狗。

那个叫老狗的老头儿是个被毁容的家伙,脸上像是被硫酸泼过,一坨一坨的坑洞,很是可怖,但人还蛮好的,一直对着我们笑。

听老孔介绍,这几位都是道上有名的“人物”,不用说,必定是解七去找来的,都是洗手从良,或者已经不再做盗墓那勾当的前辈。

我问老孔,形势怎么样?

老孔郁闷地看了一眼被围住的何教授和史所长他们那堆人,指着我们身后的帐篷,道:“估计他们准备组织一支队伍下去,我听说还要在下面拍照和录像,然后填埋。”

我一听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