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到最大。
大约是早上10点多,克雷泽来到了宾馆,一脸歉意地对吕振羽说:“吕,非常抱歉,早上我找了这次负责来宾邀请的几个学生,还查了来宾名单,一个一个对过,没有人邀请过这个银色头发的青年人啊。这次的讲座,连学生也是要凭请柬入场的,而且都是姓名和学生证对应着来的,这个人肯定不是学生。”
“这个人的水平要是是个学生,那才真叫是你们学校的福音啊。”吕振羽微笑着说,“那这个人是拿着谁的请柬进来的呢?”
“那就不知道了,门口负责接待的几个学生也说不上来。那么多人,谁能记得那么清楚啊。”
在一边听着的赵毅突然问:“克雷泽先生,请问礼堂那里以有监控录像的吧?”
“应该是有的,自从911之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开始装那个玩意了,学校里也到处都是摄像头。难道你们想通过那个查?”克雷泽一脸惊异的样子,不就是一个水平比较高的技术人员吗?至于吗?
“克雷泽先生,我怀疑那个人就是波德莱尔的制造者。”吕振羽沉吟了半天,为了让克雷泽能配合他们,他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近乎确定的猜测。
“波德莱尔?”那个恐怖的病毒现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知名度远超过联合国秘书长。
克雷泽皱了皱眉头,说:“那好吧,我把事情跟校长说一下,让你们调一下监控录像看应该没什么问题。”
MIT的校长很通情达理地允许他们查看监控录像,自然陪同的还有几个学校方面的人。
“就是这个人,”看了几个方向的摄像头拍摄的录像,吕振羽一下子从人群中认出了银发青年的身影。在狭窄的接待口,大家鱼贯进入礼堂成为了摄像头捕捉的极好的目标。
“时间是下午13点44分20秒前后。”监控录像的操作员说,“我这就把同一个时间码的其他方向的录像调出来。”
几个方向的录像被调出后,他们反复看着这个银发青年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些片断。将这些画面放大,锐化,清晰化,虽然不可能突破精度的限制而获得更多的咨询,但他们还是勉强从银发青年手里拿着的请柬的一角看到UCLA四个字母。
“我查一下名单,”克雷泽想,难道是UCLA的哪个被邀请者将请柬给了他?那就应该可以弄明白,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谁了。
在名单上,UCLA的被邀请者只有一个人。计算技术专家,劳德·辛克莱尔教授。
“我这就给他打电话。”克雷泽说,但是电话打过去之后,接电话的却不是劳德·辛克莱尔本人,而是当地的一个警察。警察说,辛克莱尔教授被谋杀了,死亡判定时间是两天半到3天前。
监控录像房间里的众人立刻傻了。难道那个银发青年竟然是一个谋杀犯?
“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克雷泽想了想,说:“现在看来,真的有人在策划点什么事情了。”
无论如何,这个天才般的青年已经消失了。当他再出现的时候,又会引起一番波澜吧。
89.与影子作战
吕振羽仔细想着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个银发青年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哪怕再加上一个病毒专家的身份,那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毕竟在技术方面,吕振羽自认为不会输给谁。可是,如果这个青年是个可以采取极端手段,或者是身边有可以采取极端手段的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而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
难道那个银发青年杀了一个人就是为了获得一张请柬来和自己吵几句嘴?这也未免太过分了吧。何况吕振羽也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吸引力。
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吕振羽回到了宾馆之后就打开了笔记本,他现在随身带着的这台笔记本里,有达摩在。
“达摩,搜索一下关于劳德·辛克莱尔的消息吧。”吕振羽键入了这样的指示。现在他和达摩进行沟通的方式很类似原先在岳羽还没有掌握语言能力的时候,一个专门,看起来很像聊天软件的界面。
达摩回应一个OK的表情符号后,就开始工作了。
这个时候,吕振羽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岳羽从办公室里打来的。“好啊,小羽,怎么啦?”
对于岳羽这个时候给他电话,他颇有点不解。
“昨天晚上,陈宁收到了一张照片,是一个银发青年。然后她打了很多个电话,在美国那边布置了一大堆事情,你那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