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司空大人的公子,不仅没有丝毫架子,而且聪慧机敏,那破袁术之计,他也是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曹铄却竟比他还快一些。
当然,郭嘉怎么也不可能想得到,曹铄本就是用了他的计谋。
酒至半酣,郭嘉突然放下酒杯,道:“此去淮南,计谋已定,五路大军齐至,若是不出意外,袁术败亡几乎已成定局。”
“不过,袁术此人,虽然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但其实力不弱,也不容小觑,我料想途中必然也是会遇到一些麻烦,所以,我与二公子留下一份锦囊,或许到时会派上用场。”
说着,郭嘉从怀中拿出了一枚巴掌大的,做工精细的荷包。
荷包鼓鼓囊囊,里面显然塞了早已写好的纸条。
锦囊妙计?
对历史颇感兴趣的曹铄,对这一幕,显然并不陌生。
后世的一些小说影视剧中,对此可是没少描述。
而诸葛亮、郭嘉等人,便是擅长此道的代表人物。
曹铄忙将有些油腻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随即郑重的接过了郭嘉递过来的锦囊,最后方才小心翼翼的收入怀中。
郭嘉却被曹铄这般表现,弄得有些一愣一愣的,“二公子,你这是干嘛?不拿出来看看吗?”
“呃?现在就拿出来?”
曹铄也愣了。
不过紧跟着,他便是哑然失笑。
是啊,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会出现什么意外和变故,就算再聪明的人,又怎么可能万事都能算的尽?
这锦囊妙计,只是后世那些小说影视剧用夸张的手法,添加了几分神秘色彩罢了。
东汉初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所以纸张早已存在,只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纸张较为粗糙,而且容易损坏,所以并不是特别普及。
电脑访问:www.xinwanb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