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锦鸾归 > 第18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18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苏锦鸾机智地找借口考察了下人家的净房,心中难掩失望。

徐家无疑是讲究的,净房里燃着熏香,恭桶也冲洗干净,桶底还铺着香料木屑,并无一丝异味,就连厕纸也染上淡淡香气。

但是!

厕纸好硬啊!

揉都揉不软。

苏锦鸾心事重重地自徐家告别出来,纠结了一路。

姜青莲不缺钱,也有把日子过得舒适的心气儿,用的东西肯定不会差。

可依然达不到苏锦鸾的预期。

牙刷子、青盐、猪胰子、皂角,以及硬得难用的厕纸。

该打听的都打听到了,还得了半盒熏香的礼物,剩下的,便该她亲自动手,丰衣足食了。

牙刷子买一把或者花钱叫人做一把都行,青盐家里大概有,先凑合用两天。

简易牙膏、香皂的做法其实不算难,皂化反应课本里都有讲,囊中羞涩的苏锦鸾还曾经亲手做手工皂送同学,当做生日礼物圣诞礼物新年礼物……

为难的是,没有现成的原料。

比如椰子油、小苏打、烧碱等等,都需要寻找替代品,以及提纯。

植物油这会儿估计只有香油,猪油已经用于做胰子了,油脂这块大致不用发愁。

小苏打应该常见,做面食发面用的。

不对!最早发面用的好像是酸浆子、酒酵,吃了还会消化不良。

她课下写收集资料时,当真看得大开眼界。

有说小麦面粉有毒的,还有分地域的,说北方面粉无毒南方有毒,也是很迷了。

就连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面以糟发胀者,能发病发疮”。

后来不断改进,宋代流行以酵面也就是老面来发面。

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医者孙琳以蒸饼、大葱、淡豆豉捣碎成丸,治好了宋宁宗的尿频症。

以酵面发面,克服了“发病发疮”的弊端,也算是面食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只是容易发酸,需要以碱来中和。

而以碱酵子发面的方法却直到元朝才出现。

苏锦鸾查阅完相关记忆,难掩忧伤。

碱面出现得那么晚,现在的大炎有碱面吗?

难道要用草木灰水来替代?

民间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脚皇后马秀英,以草木灰水和面蒸出雪白暄软的开花馒头,取名“白银如意”,那可都是元后了!

以草木灰水提纯制碱水倒也不难,但毕竟纯度过低,也只能当做退而求其次的备选。

苏锦鸾头疼地默想小苏打与烧碱的化学分子式,脑中排过一连串反应方程式,直觉书到用时方恨少,从无到有的过程太艰难,她想开金手指!

好在她现在脑子好使,琢磨半天有了点头绪,赶紧回家做实验。

当务之急是先造纸!

软绵一点的草纸!

不然她都想绝食自尽了!

她太难了,唉。

幸好她还有颗好用的脑袋,苏锦鸾苦中作乐地想着。

苏锦鸾已经发现,她的记忆也似乎经历一次洗骨伐髓,变得清晰有序。

如同抹去尘埃的镜面,将她曾了解过的一切照得纤毫毕现!

苏锦鸾蓦然想起与她擦指而过的系统,不由得生出一股荒谬的联想,她的记忆储存就像是杀过毒,又进行碎片处理过的电脑,就连搜索引擎都升级过了,检索速度超快!

甚至连她原本已经遗忘的细节,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是那点经由她指尖融入脑海的细碎光点吧?

系统的残余碎片?

肯定是!

苏锦鸾得意地弯起眼笑,她的金手指没全部错过!

更棒的是,她不必被系统逼着去做那些天马行空的任务,更不会有任何惩罚!

赚到了,嘿嘿。

有了睿智的大脑,还有健康的身体,就算将她丢进书里又有何惧?放马过来吧!

她看的穿越海了去了,自己还写着一本呢,攻略不要太齐全!

从古早的青楼虐心小白兔文,到医毒双绝的特工王妃爽文,再到后期注重逻辑与细节的日常向温馨文,她能说得头头是道!

更别提这种自由度极高,以戏说为主的平行世界架空文,简直就是穿越者的天堂!

金手指开到逆天!女尊修仙灵宠重生各种乱入!肥皂玻璃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