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能被新帝委以重任,说明皇帝看重啊!
累成死狗的和亲王:谢谢,不需要。
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小皇帝开始变着法儿地折腾,首先削蒙古,蒙古王公几乎被削了个遍。不少人前几日还是亲王贝勒台吉,没几日就丢了爵位丢了草场丢了奴隶。其中,豫太妃之父更是直接没了命。
哦对了,已经没有什么豫太妃了,那是庶人博尔济吉特氏。皇帝找出了一系列罪证,证明其派刺客暗害皇子,将其贬为庶人,冷宫安置了。
也有人找到了和敬公主,求她给亲族求情。和敬公主看在这人与她夫家是亲戚,额驸又在一旁伏低做小,进宫求情。
胤礽得知其来意后,直接把她叫进奉先殿。这里面有几位出身蒙古的皇后的画像。
檀香味儿很重,殿内除了他俩再无旁人,和敬忽地感到一丝紧张,尤其是当她看到皇帝眼色复杂地看着圣祖爷的画像,心中的紧张感尤盛。
但她还是硬着头皮给蒙古王公求情,因为这关系到庆佑,她唯一的儿子。
新帝的声音不大,然而在奉先殿内却显得格外沉重,“姐姐可还记得当年蒙古求娶,点名要嫡公主的事?”
和敬只觉得心中的难堪之处被揭开,她恼怒地抬起头,却看到新帝半个眼神都没有给她,全服身心都在圣祖爷的画像上。
“大清立国之初,几位皇后均出自蒙古。世祖爷废了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却不得不娶了另一位出身蒙古的皇后。圣祖早年,宫中也有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只因其早逝,才没有在后世人心中留下印象。”
“太/祖的孝慈高皇后,太宗的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懿靖大贵妃,世祖的孝惠章皇后、静妃、淑惠太妃等,均出自蒙古。”
“曾经,蒙古后妃把持着大清帝王的后宫,把持着皇帝的子嗣。但是在圣祖朝,圣祖爷没有让蒙古出身的后妃进入后宫,蒙古的势力也慢慢减弱。”
和敬静静地听着,忽然想到皇帝与她说这些的意图。
蒙古势大,大清不再娶蒙古格格为后妃,却不断地把公主郡主嫁过去,为的就是希望这些公主郡主能生下蒙古王公的孩子。
可是,能生下子嗣的又有几人呢?
“朕不明白皇阿玛为什么惧怕蒙古,但朕想说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是皇帝,绝没有惧怕臣子的时候!长姐今日前来,无非想为蒙古那边求情,但是朕要提醒长姐一句,你不单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儿媳,还是大清的固伦公主!昔日,蒙古求娶公主,还点名要嫡公主,这不是求娶,这是逼嫁!”
提到当年,和敬眼中有泪,她轻轻说道:“皇上,可是蒙古那边终究势大……”
“朕不怕!”胤礽断然道,“朕不知道皇玛法和皇阿玛的想法,但朕只知道一件事,蒙古想娶大清公主,可以!但是得是他们真真正正地求娶,只有大清公主挑额驸,没有蒙古王公挑公主的时候!”
还嫡公主,咋不能耐死你们!
一席话说得和敬泪水涟涟,她想起了当年嫁去蒙古的心酸无助,面对额驸花心的痛苦,面对唯一血脉相连的儿子的爱。
庆佑出生,她真的高兴啊,除了远在京城的皇阿玛外,终于有人能和她血脉相连了。
可是现在,有人告诉她,只有大清公主挑额驸,没有蒙古挑公主。和敬只觉得心绪激荡,她抹去眼角泪花,“十二弟,那我拭目以待,你能把大清治理成什么样子。”
&&&&&
和敬公主无功而返,胤礽继续削蒙古,直到把蒙古削得不成样,送上的贡品是往年的好几倍,固伦额驸都散了妾室只专心侍奉公主这才罢休。
众人累得瘦了好几圈,再看看到了年纪身材窜高的皇帝,只觉得不平衡,祈求皇帝让他们歇歇。
胤礽欣然同意,转头折腾这辈子的兄弟。这几个还年轻,还能多折腾几年。
永璋等人摩拳擦掌,生于皇家,谁也不愿意平凡一生不是?
皇帝弟弟愿意用他们,这还不好吗?
没想到,胤礽收拾完蒙古,直接调转枪口,收拾玉氏。
永璋等人:爷怀疑皇帝弟弟在报私仇。
出乎意料,在削玉氏的时候,已经被过继出去的永珹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和极强的行动力。胤礽诧异过后,也感到理解。永珹因为淑嘉皇贵妃的事可是恨毒了玉氏王爷,要不是玉氏王爷,他不认为母亲会有那般下场。所以,他让永珹放心大胆地去干。
永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