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一门都是不忠不孝之徒,他的学生全部是百无一用的腐儒,不见也罢!我们走!”
黑山的声音很大,周边的书生听了,立刻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大骂黑山无礼。
正吵闹时,大厅的门开了,一个长须中年人,身穿一白色儒服走了出来,大声喝道:“不得无礼!你们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那青年书生转头向长须中年儒生施礼道:“禀夫子,这两人实在是太无礼,还骂人!”
“我听到了!别人骂我们,说明我们也有过失,应该问明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们如此吵成一团,与市井之徒何异?”夫子教训道。
“我们知错了!谨尊夫子教诲!”众人纷纷向夫子行礼道。
“远客到来,孔鲋失礼了!厅内拜茶吧!”孔鲋伸手请道。
“晚辈张山、陈平,见过夫子!”黑山和陈平也向孔鲋回礼道。
大厅内,孔鲋居首位,黑山和陈平居客位,其余书生分两边,大家席地而坐。
孔鲋首先发言道:“刚刚这位先生大骂我孔门是不忠不孝迂腐之徒,还望两位多多指教。”
孔鲋的话不温不火不紧不慢,却有一股今天不把话说清楚,事情没有完的架势。
黑山却是不慌不忙,反问道:“事情的起因是刚刚您的学生说我们是官府派来的说客,不让我们进门,为何?”
“秦以杀伐灭六国,又以苛政治万民,与我儒家主张待民以仁,以礼治国背道而驰。故鲋誓不事秦。”孔鲋斩钉截铁的说道。
“商君变法之初,六国百姓争相逃入秦国,争着做秦国的百姓,光三晋入秦人数多达百万。为什么百姓会逃离仁政治国的山东六国,争选恐后地争做苛政的秦人呢?秦法虽严,但不分贵贱,人人平等。你们只会以‘秦人不以无鼻丑’来丑化秦法,却以六国王室贵族对奴隶肆意杀戮、剥削为仁,可笑!可耻!”黑山反讥道。
“些许暴民无知,受秦人蛊惑,何足道哉,汝不闻‘天下士子不入秦’之说吗?”旁边一名青年书生向黑拱拱手答道。
“笑话!且不说商鞅、犀首、张仪、魏冉、范睢、吕不韦、这些世之大才,现在朝堂上的王绾、李斯、七十余儒生博士,皆山东人氏,阁下读书读得眼瞎耳聋了吗?”黑山反驳道。
众士子一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又一名士子起身说道:“夫子问你为何骂我孔门不忠不孝,两位不要混淆视听,请解释明白!”
黑山站了起来,说道:“曲阜初为鲁国,后来被楚所灭,百十年后又被齐所夺。夫子的祖先身为鲁臣不但分别做了楚、齐的官,还娶了楚国公主。现在曲阜成了大秦的县城,夫子却说誓不事秦。不事秦是不忠,还间接证明孔家先祖事楚、事齐是不忠之臣。如此辱没先祖,是不是不孝?
儒家荀子大师游历秦国后,在《荀子》一书中都写道,‘秦境内民情风俗朴实,音乐不邪淫而清雅,服饰不妖艳,民众对官吏敬畏和顺。官府秩序严谨,众吏均廉恭、节俭、敦厚、礼敬、忠实、讲信用而不恶劣。士大夫都奉公守法,不拉帮结派、营私舞弊。朝廷里办事效率相当高,议案不积压,而又显得很安闲平静。所以,秦国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读过,到现在你们还说大秦苛政治国。我说孔门之人不忠不孝迂腐有错吗?”
众人听了,个个气得咬牙切齿又无可辩驳,许久,那年轻士子骂道:“竖子狡辩,辱我师门,可恨!请夫子将他们逐出书院!”
“逐出书院!”众人喝道。
孔鲋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安静,说道:“官府收六国诗书,禁六国文字,要灭六国文明,我们读书人虽无缚鸡之力,却愿誓死保护华夏文明。”
“夫子真迂腐也!人之先祖靠结绳、岩石作画记事,至轩辕始有仓颉造象形字,至夏、商又变成甲骨文,至周又有金文。春秋后,又出现齐、晋、楚、秦不同文字。每一次变革,文字都是由繁变简,书写读记更方便。秦一统后,始皇帝并非以秦篆作为官方文字,而是命令程邈创作更加便于读写的隶书代替之前包括秦篆在内所有的七国文字,此举乃继仓颉造字以来,又一次文明大进步。为了保护古书典籍,防止将来没有人看懂旧书,遂下令收天下之书,由官府统一安排人物力翻译、印刷。如此造福天下读书人的事,在你们看来却变成灭华夏文明之举。真是可悲可笑。我们两个本来是怀着朝拜圣人的心来春秋书院的,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大失所望!孔丘之后,一代不如一代矣!”黑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