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当年文信侯饮鸠自杀之前,留下一份遗书给始皇帝,你可知道?”赵高不慌不忙地问道。
当年文信侯吕不韦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洛阳封地后,是李斯派人四处散布流言说吕不韦在洛阳结交反秦势力,图谋不轨。秦王听了大怒,将吕不韦全家流放至蜀郡,后来秦王又觉得因流言流放自己的仲父不妥,他知道吕不韦对李斯有举荐之恩,便派李斯去查流言真假,实是以为李斯会念吕不韦昔日提携之恩放吕不韦一马。李斯半途中见到已经在流放路上的吕不韦,不仅没有向吕不韦表达秦王的善意,反而骗自已的恩人说是仲父不死,秦王难安。吕不韦信以为真,为了全家人的安危便饮鸩自尽。吕不韦临死前,给秦王写了一份遗书,托人递给秦王,这份遗书递进宫后,被赵高先看到,赵高知道这份遗书只要被秦王看到,李斯肯定完蛋。于是便冒死私藏了这份遗书。这份遗书,除了赵高,没有人知道。
李斯一听吕不韦临死前还留有奏书,立即吓了一大跳,脸色立刻苍白起来,一时无言以对。
赵高见李斯无言以对,便趁热打铁道:“还有你的师弟韩非,他关在戒备森严的咸阳狱中,皇帝陛下当年可是派你去赦免他的罪,而你却骗韩非饮鸠自杀,到现在,皇帝陛下还蒙在鼓里!你以前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当年的狱吏是小高子的侄婿,他可以做证,韩非是死于和你见面之后,而你告诉始皇帝的却是你到时,韩非已服毒自杀!”
李斯听了大骇,指着赵高问道:“你……你……你想怎么样?”话未说完,口气已经缓了下来。
赵高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双袖一甩施礼道:“李大人不要误会,赵高今天过来,只想助李大人一臂之力,助李大人早登丞相之位!”
“条件呢?中车府令大人不会白帮忙吧?“”李斯冷冷地问道。
“李大人未登相位,赵高永不提条件!”
“为什么选择老夫?”
赵高自己慢慢地站了起来,说道:“因为除了李大人,其他都不会看得起赵高!”
“好!成交!赵大人要如何助我?”李斯问道。
“很简单,李大人只要找到前几天掉落的陨星,在上面刻上这五个字便可!”赵高说完,提起书案上的笔,写下五个古篆字“亡秦者胡也”。
“何故?此字与黑山有何关系?”李斯不解地问。
“这是历代秦王传下的谶语,藏在太庙中,目前只有皇帝陛下和黑山见过。我只是好奇,偷偷潜入太庙看到的。如果将它刻在陨星上,陛下必会怀疑黑山!”赵高解释道。
李斯拈着半白的胡须说道:“此计虽妙,但是要找到陨星谈何容易?黑山和冯劫奉旨查找几乎动员全东郡的人都没有找到!”
“李大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真的陨星找不到,假的到处都是,刻上这五个字,假陨星也成真陨星了!”赵高说道。
“好!我立刻去安排!”李斯答应道。
“李大人,告辞!”赵高拱了拱手道。
“老夫就不送了!赵大人慢走!”李斯回礼道。
九月廿八日,大秦岁首前夕,皇宫朱雀殿内,黑山与冯劫一起向始皇帝禀告道:“禀陛下,我们已经将整个东郡翻了一遍,依然找不到陨星,望陛下恕罪!”
“二位爱卿辛苦了!既然找不到,就算了!你们各归本职,正事要紧。黑山啊,你南征在即,准备好了吗?”始皇帝问道。
“已经准备完毕,只等岁首后大军聚集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出发!”黑山答道。
“哈哈哈!”正在这时,皇帝身边的方士卢生奏道:“禀陛下,贫道或可找到陨星!”
“哦!仙长有什么办法?速速道来!”始皇帝问道。
“贫道近日得寻物咒一卷,需在天坛筑一祭台,令人取东南方赤土筑坛,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甲震乙离丙辛坤,丁乾戊坎己巽门,陨星降落于东方,须待到甲日,贫道带众弟子登坛作法,或可寻得陨星。”卢生故作神秘地说道。
黑山知道,这些牛鼻子道士又要作妖了,只是此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始皇帝大喜道:“若能寻得陨星,定有重赏。传旨少府,依仙长之法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