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英学神 > 第205章 是时候放飞自我了

第205章 是时候放飞自我了

造出一枚毒蘑菇的切实可行性和它会带来的恐怖。

二战初期,为尽早研究开发原子能和尽快掌握制造毒蘑菇技术,促进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米国、大英、法国、得国以及大熊国等郭家展开了秘密而又激烈的竞争。

但历史表明,在当时原子能研究的关键领域——由裂变研究工作领域,大英无可置疑地处于领先的地位。

其重要原因在于,1939年,大英科学家在两个方面处境优越,他们有着相当多的杰出物理学家,而这些物理学家能够与上层进行有效地沟通。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同时就是顾问大臣,这是大英社会的一大特色和优点,也是当时很多郭家都不具备的。

因此,皮埃尔斯一弗里希备忘录甫一发表,就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被迅速递交给大英当时致力于把科学用于战争的重要委员会蒂泽德委员会。

1941年7月,莫德委员会出具的报告指出:制造毒蘑菇的计划是可行的,并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决定性后果。

8月,邱胖子下令大英上层成立了科研机构,积极开展旨在研制毒蘑菇的“管合金”计划,由枢密院大臣兼战时内阁成员约翰安德森主管。应当承认,在人类历史上,大英是决定造毒蘑菇的第一个(郭家)

要知道,米国的曼哈顿计划开始于1942年6月,比大英晚了10个月。但最终却是米国率先研制出了毒蘑菇,这是为什么?

首先说明的是,绝对不是大英科研能力不行,事实上,管合金计划展开后,得到各国科学家的积极支持,而且上层为此计划拨下巨资,用于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

管合金计划开展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大英无论在毒蘑菇的结构上,还是在稀有由同位素的分离方法上,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此时的大英在核裂变研究的很多方面,特别是在毒蘑菇的可行性研究上领先于米国等郭家,甚至获取了重水这种突破性进展。

1942年夏,大英决定进一步扩大毒蘑菇的研究计划,力争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1943年是二战的关键一年,也是大英毒蘑菇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

遗憾的是,正当大英考虑是否着手建设大规模试验工厂的决定性时刻,德国对大英的空中侦察和轰炸也在不断升级,严酷战争条件下的大英不可能有核研究的净土。

到1943年夏季的时候,在大英毒蘑菇工厂建好之前,欧洲战场的战争就肯定已经结束,这一点已很明显,而且此时大英的技术和战争资源由于战争的消耗已变得十分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毒蘑菇研制工作不可能进行下去,在英伦三岛建立毒蘑菇研制所需要的规模巨大工厂的可能性变得十分渺茫。

种种迹象表明,大英的毒蘑菇研究只有客居他国才能生存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究竟把这一研究重新置于何处,上层内部出现了分歧。

有的主张去澳大利亚等相对远离欧洲战场的大英人自己的殖民地。不过由于世界战争的扩大,大英已不能在自己广袤的殖民地上找到原子事业合适的栖息地,而“米国参战和对原子事业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郭家的资源,加强了大英那些赞成把一部分成就转移到美洲去的人中的地位。

大洋彼岸的新大陆(米国)或许就是接纳、继承大英毒蘑菇研究伟业的理想场所。

米国的毒蘑菇研究起步稍晚于大英。1940年10月,米国上层成立了由林曼布里格斯领导的由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裂变是否可成功地使用于曝炸或放射武器,或用于潜水艇推进,或最终用于生产可利用的能源。

但这时由于米国一直是把主攻方向放在原子能研发而非核武器制造方面,故方向不明,进展不快。

在最初的英美核关系中,大英是处于主动有利的一方,不愿意跟米国人分享研究成果。罗斯福就给邱胖子写信,在信中他主动建议两国之间就研制毒蘑菇问题交流情况和看法,并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进行协调,甚至合作。

但直到两个月后邱胖子才回信说:我不能对你保证说,我们很乐意同米国上层在这件事上搞合作。

其原因何在?说到底,是大英人害怕在核问题上失去主导权,堕落到在米国人的卵翼下求发展。

但是如今,大英已经没有能力再独自研制毒蘑菇了,放眼世界,只有米国这一盟友有这种实力和资源,于是大英又主动要求与米国共同展开在原子研发领域合作,但此时的米国却又不乐意了,是不是有点像: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