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周云倾知道的,在她回城的当晚,礼部便给魏皇递了一张紧急加送的折子。
内容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和她有关。
也亏得魏皇信任她,觉得她不会用霍乱这样的事,来祸害大梁百姓,不然她也不会留在庄子里,一待就是十好几天。
然而仇恨她的人,自然不会记得她的好,甚至只想一心置她于死地。
再联合之前的种种,不难想象徐尚书这么做,背后肯定也有恭王的意思。
否则光凭他一个大臣,如何能知道她连夜回府的事?
看来这城防卫的水,也不浅啊!
“姑母?”周承煦念完两页书,见周云倾什么反应都没有,忍不住叫了她一声。
周云倾收回思绪,接过周承煦手里的书,欣慰道:“读的不错,那姑母以后就不给你在书上注音了,你要是想看兵书,让小五带你去书房看。”
一听到兵书,周承煦就两眼放光,他从桌案后走到床边,又从枕头下掏出两本兵书来,“这是我这次来姑母这,从家里带的两本书。”
周云倾看了一眼没有伸手接,“嗯嗯,好好看吧,看完这些,书房里还有别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你姑父有空了,你也可以直接去问他。”
“这方面,他可是高手!”周云倾竖了竖大拇指,由衷夸赞道。
她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姬诚带兵打仗,但从这些年来,他立下的战功来看,他确实担得起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
再看看如今,她都快要被老百姓扔烂菜叶子,甚至是夺命的地步了,却依旧不见有人说姬诚的一句不是。
这就足以说明,姬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十分高大。
所以在不拖累他的情况下,她在霍乱还没有结束时回城的事,交给姬诚处理再好不过。
再加上楚玉的作证,以及成千上百万吃了药,没有被感染霍乱的普通老百姓。
相信不久后,她就能彻底洗脱自己的冤屈,光明正大的出府,走在大街上。
周承煦听到周云倾的话,不自主地露出为难的表情,随后又低声嘟囔道:“我……不敢!”
周云倾忍俊不禁,“这有什么不敢的,你姑父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这话周承煦左耳朵听,右耳朵出。
在他看来,姑母和姑父是夫妻,姑母不觉得姑父可怕再正常不过。
可他和姑父之间,虽然因为姑母的关系,成为了亲戚,但毕竟姑父是皇子,未来还有可能是天子,这样的人,他如何赶去轻易打扰?
周云倾不知周承煦心中的弯弯绕,只当是平日里姬诚总是愣着一张脸,所以周承煦才会害怕。
“放心吧,姑父不会凶你的,这可是大好的学习机会,不问他岂不是白白浪费?”周云倾再次出口安慰道。
周承煦迟疑了片刻,最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会的,姑母放心。”
“嗯,我近日有些忙,等忙完这一阵子,姑母带你去城外玩!不过你要好好努力才行,可别忘了兰陵集会!”周云倾捏了捏周承煦的鼻子,警告道。
“我没忘!”周承煦听到这番话,眼神中的坚定又加重了几分。
“王妃,王爷回来了!”周云倾正打算给周承煦看一看数理化这些,很难通过自学就能明白的学科。
却听杨管家突然来报。
这下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随意叮嘱了周承煦几句,就往青风阁赶去。
“事情如何了?”一进门,周云倾便直接开口问道。
“你和楚玉在父皇面前唱的那出戏,父皇当真了,令尹府那边已经接手了案子,这次恭王很难再逃脱。不过……”姬诚欲言又止。
“不过怎么了?”周云倾语气难得一见的焦急。
“南越国那边,父皇应了,我的意思是,不想让你去南越国,但是父皇的圣旨,我也无能为力,不过到时候,我会想办法陪你一起去的。”姬诚沉声道。
“南越国给的什么条件?”周云倾好奇道。
“三座城池,一封密信!”姬诚说道。
“密信?”周云倾疑惑不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密信,能成为两国交易的筹码?
“嗯,不过密信里是什么内容,我并没有看到,父皇也不打算让我看。”姬诚目光沉沉,他总觉得,那密信才是此次交易最关键的东西。
可惜信已经被曹公公收了起来,他就算是调动皇宫里所有的眼线,都未必能找出这封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