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春华秋实岁月长 > 第六十二章 外公忆往昔

第六十二章 外公忆往昔

这么个意思,我就答应了。回去后我就开始疯狂地看书复习。你们知道吗?那个教导主任带毕业班,他出的题目特别难,很多知识点都不是小学阶段的。”

“然后呢,外公,你考砸了?”

“没有。第一门课,考数学。考了几何代数。外公到现在还记得。外公都做出来了。是考完试以后,那个老师就把我的卷子拿出来改,我就回家放牛去啦。第二天回到学校,我就成了风云人物。”

“为什么啊?”灵一问道。

“因为那张卷子,全校只有我一个人是100分。还有个第二名40多分。”

“外公你好厉害,你怎么会做呢?你都没学过。”

“这就是刚才说的野果子的功劳啦。用白天摘的野果子,去换来书,晚上就在月亮底下,自己偷着学习。有不懂得就去找我们村上有一个老先生求问,他特别有才,有时候趁着空隙给他家干点活,然后帮忙去问一两道题。也没有章法,就是东学一下,西学一下。然后考试的时候就用上了呢。”外公呵呵的笑着,如同偷吃到糖的孩子,这可占到了大便宜。

“外公好厉害,唯一的100分。”

“但是灵灵,你听外公说,第二天就惨了,第二天考了语文,外公不知道什么叫词组,不知道什么叫划分段落,不知道什么叫写句子。这些名词儿听都没听说过,然后就在那里瞎写。考完以后,外公觉得自己这一门课考砸了,我就跟在班主任后面,班主任赶我走,我也不走,就守着他,就想让他看一下卷子。被我磨的没办法,班主任就拿出了我的卷子开始改起来了。这里扣点分,那里扣点分,最后加总起来58分。当班主任拿着红笔写下58分的时候,我一看到没及格,就哇的一声,在门口开始哭了起来。”

“那……”灵一一脸急切的想知道剧情的发展。

“然后这班主任看着我哭,便急忙说,‘别哭别哭,我看看我有没有改错,我要复核一遍的。’然后班主任又细细的看了一遍,这里找了一分,那里找了一分,‘算错了孩子,是60分’班主任将那个鲜红的58分划掉重新写上60分,并说‘志胜’你及格了,没事你可以读四年级的。外公那时候小,听说及格了特别高兴,其实是外公考了58分,是那个班主任给我改成60分的,并不是我考了60分。”

“那外公你是因为数学好吗?所以就被特招了。”

“当年没有特招这个,但就是这个意思,应该是的吧。这样外公就直接读了五年级,因为那时候等到外公上学的时候已经上了快半学期了。白天上学,晚上回家帮家里干活,那时候外公的床就是一条小板凳,你知道吗?家里人口多我小就是睡一条小板凳。”

“外公,一条板凳也能睡吗,不怕掉下来吗?”

“刚开始会掉下来,老被摔,后来习惯了,就能睡了着也不会再掉下来了。外公小时候跟着太婆习练过武的。太婆在我五岁的时候就被小铁丝绑在身上,叫我运功把铁丝崩断。”

“哇,太婆是不是很厉害?”

“哈哈,太婆当年似乎是江湖上的风云人物,太公生病后就回到乡下了。”

“那太公呢?”灵一扑闪着眼睛,她似乎感觉到历史的长河那边的神奇性。

“太公是个书生,年轻的时候中过秀才,是个乡绅。太公没生病之前,咱们盛家家境还是很好,那时候在江南有200亩田产,听太婆说在上海滩也有产业,后来太公生病了,太婆说‘家业是太公挣下的,就说让他都带走……’”说到这里,外公的眼眶也微微湿润,小栖给外公递上一块叠的方方正正的格子手绢。

虽然说现在大多数人都习惯了用纸巾,但外公还是习惯用手绢,他的手绢都是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就是洗的发白了也舍不得扔掉。

这或许就是老年人的勤俭,或许是坚守的那份执念。

“太婆做了个决定就是把田产都卖了,给太公治病!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很是不易,为了看病,南京,上海,苏州,杭州,这些地方都没少去。,然后家境也就败落了。从我有记忆太公就病着,一直到太公去世。都是太婆一个人操持一大家子,很是不易!”

“爸”

“外公”

“我没事,只是最近老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怕是人老了。灵灵你知道吗,那个时候家里每顿饭有42个人吃饭,太婆把这些安排的井井有条,都是妯娌们分工合作,家里虽然年景一年不如一年,但家里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这都是太婆的功劳啊。其实,家境败落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