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春华秋实岁月长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志胜有书读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志胜有书读了

那个时候,南京大屠杀刚刚开始。

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炮火两天。

还好,外婆。还好志胜的4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逃到了山里。

算是逃过了一劫,他们活下来了。

那个时候,等到消息南京屠杀的消息传到村子里的时候。

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那时候日本人很残暴,屠杀了许多人。

在乡下,在山上志胜他们一家都活了下来。

这是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献出了生命换来的。

小栖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是幸运,若是在南京城里,他们家族的故事又该是怎样的结局。

她甚至都不敢想。

城里死了多少人?

30万!

这是个刻骨铭心的数字!

等到志胜7岁那年,是他记事以来第一次看到日本人。

那个时候日本人骑着高头大马在村子里耀武扬威。

说是有一位新四军藏在村子里。

日本人把所有的人都绑了起来。

父亲那个时候还小,他看到大马,嘴巴里还嚷嚷着“我要骑大马,骑大马……”

四伯很担心,很担心。

急忙将她的嘴巴捂住了。

那时候那个新四军似乎最终是被日本人杀死了。

这是父亲第一次有记忆彻骨的恨!

他那时候第一次认为,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强者。

不然的话,就被人欺辱,连活都活不了!

就在日本人走后不久,他问外婆,问四伯:“为什么日本人万里迢迢来欺负中国人?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我们都要被任人欺辱?为什么地主家里总是那么富有?为什么我们家里这么穷?难道穷人就命中注定要被人欺辱吗?”

志胜清晰的记得那时候太婆哭了,流泪了。

她说:“我们祖上原也是大户人家。原是家里有200多亩地的,只因太公生了恶疾,便四处卖地给太公看病。渐渐家道也就中落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父亲成长在家道中落的年代,二伯却是一个纨绔子弟。

二伯小时候读了书,是私塾,那个时候家境优渥。

四伯说他曾一个晚上输掉过3万块大洋。

这是怎样的纨绔与不负责任。

还好,那个时候大伯从上海滩赶了回来,处理这桩逆子才做出的恶事。

还是大伯做了局,一个晚上搬了回来。

这才免除了家里20多口人连夜被赶出家门的危机。

从那以后大伯便守着太婆再也没有回去上海滩。

对于太婆来说,一个人养育七个子女,又在那样的战争年月着实不易。

每个中国人都不易!

太公又在志胜还是九岁的时候,便已过世。

留下9岁的志胜,7岁的妹妹,5岁的弟弟!

这该是怎样的劫难?

太婆一个人怎样将这个家撑起来的。

还好大伯、二伯、三伯、四伯都到了能做事的年纪。

在那个战争年月里,小栖庆幸的是,父亲生活在南京城的郊区。

乡下有山可以躲。若是在南京城中,他们的故事又该是怎样的可怕?

30万的南京大屠杀,试问海内外有谁不知道?

志胜、太婆活了下来。

太婆自己独自将七个孩子养大成人。

当年,当太婆做主要卖地给太公看病的时候,志胜记得,太婆只说了一句:“你父亲挣下的家业让他都带走……”

这该是一个女子怎样的侠肝义胆?

这该是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这样好转的话?

小栖心生感激,太婆一直是父亲心中的那盏明灯。

经历的战火纷飞的年月,经历了中国羸弱任人欺辱的阶段,终于盼到到了解放。

老百姓自己可以当家作主了。

自从江南地区有了新四军的护佑,老百姓他们的日子算是好一些。

直到解放了南京,解放了全中国后,穷人的日子才真正的向好。

志胜他不用再去山里面放牛了,他可以读书识字了。

解放那年,志胜他已经虚岁12岁了。

政府说他可以读书了。

这是怎样的大好事!

在旧社会,这是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