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看着志胜说:“你倒也是个孩子,你应该再读个大学。我记得最高的专业是在大学里念的。”
“我还可以吗?”
“可以的,师范毕业可以报考大学的!”
“那我考!”
“边教书边去考金陵大学。”
“老师,还有,大学收费贵吗?”
“不同的专业收费不同,应该也有免费的,我们一起查……”
“到了明年春天就去报名,你去参加考试。若是考中的话,你还可以读书。现在要好好复习。”
“是的,我就爱读书,若真能读书那就太好了。”
“你当老师确实也是太小了。那些村里面的大人到也是,辈份比你大,个头比你高。你管他们倒也是难为你了。”
“好的。”
有了目标,志胜又开始白天教课,晚上复习备考。
这一年,志胜当了老师,每月有了工资。
家里的活也干的不少,家境也渐渐的好些了,外债也还清了。志胜在村里面教了一年的学后,第二年春天报名了金陵大学。
他六月份去参加考试,七月份便收到录取通知书。
志胜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去念金陵大学了。
他的专业是林学。
他填志愿的时候找了一个不收费的。原来林学是不收费的。
这个专业不收学费,是免费的。
这是最苦的专业。
只要是读书,志胜从来就不觉得苦。
只要不收钱便好。
家里的负担便会好些。
那个时候,志胜只是想读书,他不知道专业跟专业之间的区别,他只知道读书是最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事情。
家里的工分照样做,读书落不了。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么美妙的一件事情,便是读书。
报道第一天,他就看见学院门口上写着,“定将赤地变青山,定要黄河成碧水。”
这是他们的校训。
这两句句话,陪伴了志胜一辈子。
成为一名林业工作者,是他的目标。
面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求机若渴,只要是学习的东西。他如同一个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把自己变得丰满。
每学期,有两次考试,每次考试都有奖学金,他一次也没有落下过。
志胜的大学都靠他的奖学金度过,甚至他靠奖学金还帮衬了家里。
除了专业书籍,他开始独自本论,开始读共产党宣言,开始接触很多马列主义的思想。
他知道了原来大学可以学习到这么多丰富的知识,原来这个世界这么广阔。
他甚至在学校里的时候,他第一次听了苏联的官员来校的演讲。
他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