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春华秋实岁月长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坝抢险 曼琳出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坝抢险 曼琳出事

这个时候曼琳也来到了。

除了阿明还在河西。

虽然他们两个人不能常常在一起,但离的并不远,一家人总是知道彼此是平安的,这个小家算是一半团圆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劳动。

这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住房建好了。

润泽一家,有了自己的卧室,并盖起了自己的厨房,搬进了新家。

本是开始建房的初期,润泽还住在老乡家。

也是上级为减轻老乡的负担,让润泽这些知识分子们一天吃两顿饭。

那时生活着实艰难。

这新房盖了起来,有了自己的厨房,润泽可以自己安排伙食一天吃三顿饭了。

对于润泽来说,在这里的劳动生活是再一次的人生体验。

在这里润泽和曼琳完全就是普通农民的生活方式。

脚下沾满了泥土,体会了农人的辛苦。

似乎不再纠结过去的一切。

劳动会让人少些思索,多些动手能力。

或是在劳动的间隙不断地思考着未来……

守好当下或许是最为重要的。

当然劳动的过程是有工作生活纪律要求的。

劳动期间不许扎堆聊天之类……

每天早晨生产队的钟声为号令,生产队上工打钟了,润泽、曼琳排好队伍走进田野参加劳动。

等到中午的时候,回去吃完饭后,通常会在大树下休息半个小时,然后再走进地里劳动。

下午收工,吃完晚饭后,会在大树上挂上汽灯,集体围坐成一个圆圈,参加政治学习。

社论、指示,或是民主生活会,或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然,跟老乡们的接触总是少不了的。

劳动工具有时候会跟互相借用,参加忆苦思甜会,或是节日里的联欢。

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力所能及为地方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那时,由于生产队缺少耕牛,许多土地荒废无法耕种。

润泽跟其他一起来劳动的知识分子,大家凑了400块钱,买了3头耕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耕地的问题。

剩下1块多钱,润泽买了三包当十分紧俏的“大前门”,散给老乡们抽。

这是个讨巧的办法。

但是,并不总是这样的经历。

曼琳被分到了菜园组,每天早出晚归,参加集体劳动。但这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还要参与掘井的工作。

在劳动的过程中曼琳体会到合群的滋味。

但是并不总是这样,老乡有时还会将种的各种蔬菜偷去。

这个监管不力的责任自是要曼琳承担。

这便是人性,或许那困难的年月更是能凸显。

曼琳的菜地离润泽的宿舍走路也就十多分钟。

农具这一块归润泽管理,偶尔要去借农具的时候,便能见着润泽。

两人三言两语,寒暄几句,便又要离开了。

有一日,正是春耕时分,润泽负责开渠放水。

那渠水中似远远飘来了一个黑黑的“东西”似还是个活物,润泽吓了一跳。

等到近的时候才发现是只小狗。

润泽忙将铁锹伸了过去,那只小狗倒是机灵,片刻便扒着铁锹上面。

润泽将这小狗放到渠道边的田埂上,那狗瑟瑟发抖,瘦弱的很。

几近皮包骨头,看这大小怕也只有一两个月。

润泽心生不忍,他猛然觉得自己似乎跟这个狗一般在这里搁浅了。

幸好还有劳动可以做,他才活了下来。

这只小狗命不该绝,也该活下来。

润泽从自己中午的干粮中掏出半个发硬的馒头,掰开成细小的块,伸手出去,这小狗刚开始的时候似乎有些警惕。

润泽又将两三块馒头小块扔到小狗的身旁。

但耐不住饥饿,乘着润泽放水的空档,小狗偷吃了。

润泽顺着自己眼角的余光,看到了。

他嘴角微微扬起了笑容,“这只小狗能活!”

等他把这渠道上的堵口放开的时候,润泽终于可以歇歇了。

他靠在树下,又伸手过去,这次小狗将润泽手上的馒头吃了个精光。

就这样一个馒头成了他们两个的午饭。

他收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