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身后跟着一群太监,通通留在了珠帘之后,原本站在皇帝身侧的太监,眼疾手快立马起步走近,为皇太后掀开了珠帘。
皇帝也在这时站起了身,向前走了一步但没有靠近,“母后您怎么来了?”
皇太后目光在皇帝脸上停留了一瞬,又立马移至了下方,“哀家听说边境那边出了事情,百姓苦不堪言,这才想着来看看。”
皇帝是太后亲子,怎可能看不出她动了什么心思。
他心中一急,连忙开口,“这些事情朕一个人来处理就好,就不用劳烦母后为此烦心了。”
不料皇太后字正腔圆怼了一句,“哀家不会干涉皇帝的选择,只是皇上登基不过数月,还是需要哀家来把关为好。”
皇帝的脸色在那一刻沉到了谷底,他猜得出,皇太后这次又是打了什么心思。
“母后!”
皇太后也有些不耐烦了,亲儿子屡次冒犯于她,甚至当众对她表示怀疑,这不是刻意杀她的面子,是什么?
“皇帝不要再辩驳了,哀家说了不会干涉就是不会干涉,只是在皇帝选择不当的时候适时说出自己的看法,难道这有什么不对的吗?”
皇帝知道自己母后的性子,要是再推拒下去,恐怕会惹得她心生不快。
他勉为其难也算是个孝子,母后生他养他照顾他也不容易,他不忍心让母后因为这件事情生气。
但是下方的楚离看着这一幕,眼神微微动了动,脸色都沉了下去。
皇太后见皇帝终于不再反对自己,这才勉强露出几分满意的神色,目光中带着似有似无的挑衅,不断的飘向下方的楚离。
楚离却当做没有看见一般,眼神沉着冷静,望着上座。
皇太后见此心中有些闷闷的,就好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之上,一点用处也没有体现出来。
她暗自咬了咬牙,心想一定要让楚离烦心,不然她自己就不得好过。
皇帝正急着找合适之人赴往边关,但是底下大臣一个推一个,就是没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请缨。
他心生烦闷,脸色也越来越糟糕,底下的大臣更是惶恐,谁也不愿意和这件事情扯上牵连。
就在这时,皇帝实在无路可退,才舍得把目光落在楚离的身上。
可是一旁静静看着这一幕的皇太后,眼神中却突然滑过一丝狠厉,她绝对不能让这个机会落在楚离的手上。
原本楚家就功高盖主,要是皇帝还把这个机会让给楚家的人,那下一任皇帝恐怕做不了多久就要被楚家推翻。
她可不希望,拼了命去守护的皇位最终落给一个外来之人。
“皇帝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不如就由哀家来推荐一个。”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后宫不得参政,是老祖宗那辈就留下来的规矩,皇太后虽然是新帝之母,但也归属于后宫之派。
再者说在这些大臣眼中,女流之辈就是不过尔尔,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来。
但这也只是心里所想,明面上却不能让皇太后难看,只是一直在心中揣测着,待会儿要怎么拒绝皇太后的推举之人。
皇帝原本是想着,如果实在没有人可以去,就再向楚离求个情,楚离对大堰这么忠心耿耿,一定不忍心大堰落此困境当中。
但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拦路虎,而这个拦路虎竟然还是他的母后。
皇帝脸色有些糟糕,但为了孝道还是不得不转头看向她:“母后有何所想?”
皇太后脸上又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哀家有个侄子,年纪轻轻本事倒是不小,现在也差不多到了年纪,哀家就想让他出来闯一闯,也算是见见世面嘛。”
底下的大臣本以为她会说出什么恢弘之词,没想到不过是这些听上去像废话的话。
一个个都在心中感慨,但面上却装得谦虚不已。
静静等着皇太后把接下来的话一通说完。
皇太后果然还没说够,“哀家这个亲侄也算是年轻有为,既然你们这些大臣都不愿意,那不妨就让他试一试。皇上你看怎么样?”
皇帝皱了皱眉头,脸上是显而易见的抗拒。
而底下突然被点名的周岩,也是突然抬起头来,一脸诧异的望着上头的皇太后。
又看见皇帝脸上抗拒的神色,不知为何他不想要这样的功劳,心头徒然松了一口气。
“母后,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不可如此草率呀。”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