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之情简直溢于言表,不知他心中所思所想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为了那首诗被送进了小楼内而高兴呢。
沈易泽扬起唇角捧场的笑了笑:“周兄送上的那首诗写的绝妙,岂有不过之理?我不过是沾了周兄的光了。”
周行文听了一笑:“是互相沾光,互相沾光。”
两人哈哈一笑,走入了小楼内。
果然周行文送上的诗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此诗不是周行文所写,但是是他送上去的,也算是胸怀广博了。
有那清高的读书人觉得他有效访沈易泽之嫌,奉献诗篇的第一人,能说是无私,那么第二人就只能说是为了扬名了。
总之各种想法的人都有,作为读书人的矜持,大家不表露于口罢了。
周行文跟本也不是为了扬名而来,他是为了明阳郡主手中的银子而来,至于那些读书人的想法,与他有何干系?不过是些陌生人罢了。
他丝毫不会放在心上的。
一首好诗总是让人回味无穷的,虽然大家都觉得周行文这次送上的诗篇略差沈易泽的那篇《竹石》一筹,但是也是一首绝好的诗篇了,许多人心中都想,即使自己没有诗篇送上别人也是可以的,以后名诗齐聚,后面也得奉上自己的名字,也算有百家争鸣之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