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朝廷及时应对,百姓的伤亡倒不算是太过惨重,但还是有因为干旱而死去的民众,不过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光大康发生了很大的旱灾,就连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族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干旱的威胁。
许多小国家都是向大康朝贡的,为什么要向大康朝贡呢?一个是现在的大康很强大,不得不臣服,另一个就是希望他们这些小国在发生战争或者灾害的时候,大康这样的大国能够帮一把手。
这次的旱灾也波及到了草原之上,大片大片的水草枯萎了,而游牧民族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牛羊,牛羊都没有吃的了,也开始造成了大片的死亡。
渐渐的,许多小国也开始坚持不住了,上书给大康的皇帝,希望皇帝能够解决他们的危机。
大康百姓的危机皇帝都有些焦头烂额了,更何况这些边陲小国了,可是不帮又不行,泱泱大国得有泱泱大国的风范,哪有人家上贡的时候收的挺积极的,人家提出要求的时候反而退缩了呢?
皇帝只能把粮食运到了边陲去,再把那些边陲小国的牛羊买回大康,从各个方面帮助了他们。
大康真是能做的都做了,已经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了。
本来皇帝的这一步做得非常好,不仅显示了大国风范,还得到了小国们的景仰。
南方没有干旱,粮食还是照常产收,对于皇帝来说,那些送出去的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而已,所以这一步算是很划算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皇帝本来把牛羊买回来的初衷是好的,谁曾想却好心办了坏事。
这批牛羊经过大运河直接被运到了京都,由户部亲自接手了这批牛羊,然后再卖给底下的商户。
本来这些牛羊都是半卖半送的,许多商户以极低的价钱把这批牛羊购入了手中,本来这是极好的事情,所有经手的人都很满意,却不曾想京都忽然爆发了天花瘟疫。
皇帝想不出原因,之前也曾有过因为一个天花灭了一国的消息,所以所有的人都闻天花色变,他没想到京都居然也出现了天花瘟疫,皇帝一时之间坐立不安,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这些天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得了天花的人十不存一,但凡能够活下来的人之后都不会再得天花,这是大家能知道的唯一的消息了,至于天花是怎么发生的,最初是由谁携带的病体,大家就一概不知了。
皇帝只能紧急下令,把得了天花的百姓送到了京都的郊外隔离了起来,可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百姓中了天花。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朕吗?”皇帝双眼无神的坐在龙椅之上,自从他登基之后便时有乱象发生,干旱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天花瘟疫又降临了,是因为他的来位不正么?
迫于各种压力,皇帝不得不向天下颁布了罪己诏,希望这场劫难能够早早的过去。
京都也乱象纷纷而起,许多百姓避在家中不敢出去,也有那无赖地痞趁机劫财,各种纷乱景象都出来了。
钱多多他们远离京都暂时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由于流民好些天都看不见了,他们就知道大部分人已经往南方迁徙去了,可能除了那些驻扎的军队,北方也不剩多少人了。
他们的日子还是照常的生活着,除了每日里用水不太方便之外,其余的都跟之前一样。
百姓们一开始还担忧会不会某一天没有水喝了,结果只要每日里去排队了分发的水量就跟之前一样,从没有出现少给水的情况,大家的心就安稳了一些。
看来自家县令跟其他的官员都不太一样,自家县令这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呢,现在所有人都把沈易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了,真要是有谁说一句沈易泽哪里不好,大家伙恐怕就要揭竿而起打人了。
所以现在只要有沈易泽在,老百姓们就觉得什么都不怕了,不就是干旱吗?县令照样有办法让他们有水喝有饭吃。
之前水泥厂的那帮汉子们被解散之后都闲散在家中,沈易泽一看这些人总是闲在家中也不是事儿,便把人又重新组织了起来拉着队送到了海边。
现在因为草木枯萎,地上有的是柴火,所有人都去为大家伙造水去吧,到时候给大家发工钱就是了。
被送到海边的时候一群人还蒙头蒙脑不明所以然,在看到一堆的老弱妇孺忙活活的在造淡水的时候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天天有水喝呢,感情都是从海里来的水。
大海的水从来就没有干枯的一天,所以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水喝呢?要不是世道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