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理折子的官员把折子扔在一边之后又觉有些不妥,他心里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希望这折子上说的是真的的,虽然只有可能根本就是假的。
他想了想又把这本折子捡了回来,哪怕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希望还是捡回来吧,万一真的是青古县的县令哗众取宠,让皇帝陛下好好处罚他就是了,也让这样的人知道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邀功都是合适的的,让现实给这样的人好好上一课。
这本折子又被捡了回来,放到了一堆等待上奏的折子当中。
虽然上面写着加急的样子,但是因为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本折子是真的,也没人把它当作真正的加急的折子来对待,但是又不愿意把它丢弃,所以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往上传送着。
最后这经历各种波折的折子终于被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此时的皇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京都的百姓们已经去了一半,皇城之内陆续有太监宫女被送了出去,天花离他已经很近了,甚至外边也有天花传到外省的消息,他的国家真的要遭受大难了,作为皇帝的他觉得死亡离自己太近了。
虽然现在皇帝连头发都不愿意梳理了,但还是很勤快的处理着折子,他实在太舍不得自己身下这个位置了,哪怕能多呆一天,他也要把公务处理完,做一个合格的皇帝,他真的害怕有一天连公务都不能处理了,那才是最糟糕的情况。
一大堆的折子又再次的落在了皇帝的面前,堆的足足有半人多高,皇帝麻木的拿起那些奏折一份一份的看了起来。
折子上都是一些老生常谈,北方还继续干旱着,南方的疫情还在传播着,没有一个好消息,除了求援就是求援,再没有其他的说辞了。
皇帝终于看到了青古县传来的折子,上面还有加急的样子,皇帝对于青古县的事还是颇为留意的,沈易泽的为人皇帝也非常的清楚,是一个典型的能臣干吏,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事能让他传来加急的折子……
皇帝估计青古县可能也坚持不住了,准备要往南方迁徙了。
他觉得自己猜对了十之八九,这么干旱的年景,想要好好发展估计都是不行的,肯定是他们也坚持不住了。
“唉!”皇帝深叹一口气,打开了折子。
只才看了几眼皇帝就坐直了身体,他没有想到青古县传来的折子居然是防治天花的折子,虽然他是皇帝,但是反应依然跟普通人一样,第一个反应就是根本不可能,这不可能是真的。
皇帝也算是博览群书的人,颇懂些医理,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沈易泽所上的折子之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虽然不知道沈易泽折子上的防治天花的办法是真是假,但是有一条他说的是十分贴合实际的。
天花可不就是从草原来的那批牛羊运来京都之后才爆发的嘛,如果沈易泽折子上所言不差,那么天花的源头就能够找到了。
皇帝的心中隐隐有一个十分激动的想法,他觉得沈易泽折子上说的是真的,不光天花是因为那批牛羊而起,防治天花的办法很有可能也是真的!!!
他知道沈易泽这个人行事严谨并不浮夸,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已经比许多老陈都要干练了。眼下京都情形不好,他肯定不会胡乱上折子来开皇帝的玩笑,他也没有这个胆子开皇帝的玩笑,所以这封折子上说的事就至关重要了。
“来人,把太医院的太医全部都请过来。”皇帝精神一振,高声叫道。
皇帝这一传唤太医院的太医,可把底下依然坚守岗位但是已经战战兢兢的那帮大臣们吓坏了,难不成皇帝已经感染了天花了?不然皇帝为何要把所有的太医都叫过去呢?
所有人心中都乱极了,皇帝还在这里,那么他们必须也跟着一起死守京都,万一皇帝都没了呢?他们又没有在新皇帝的身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有那立场不坚定的人,当即就收拾包袱跑路了,想去投奔皇帝的那些子嗣,他们甚至连皇帝得天花的消息都没有确认一下就逃跑了。
实在是这些天太压抑了,天花的威胁每日都存在着,仿佛多活一日就占了一日便宜似的,皇帝这一找太医,十有八九是皇帝不好了,那么他们还呆在京都干什么呢?已经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皇帝现在也没心思搭理那些逃跑的大臣,早晚会抽出空来收拾他们的。
当然也有那忠心耿耿的大臣忠心护国,听说皇帝找了太医之后,便去了宫中亲自探望皇帝。
这些人的心中跟其他人想的也是一样,估计皇帝不好了,不然为何要招一群太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