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人心惶惶,一直虎视眈眈的夏国肯定会如夜瑾墨所说趁虚而入——若是没有方才夜瑾墨打的一剂预防针,他们或许还想不到这上面来,可方才夜瑾墨明明都已经说了,他们自然不得不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因此,皇帝驾崩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宣之于众的。
那个武将说完,发现一众大臣都盯着自己,表情奇怪,他摸了摸后脑勺,疑惑的看向夜瑾墨问道:“夜大人,难道末将说错了吗?”
夜瑾墨依旧是一副温和的笑,随即他看向众人道:“也不能说你错了,我说的先发制人,不是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而是要紧紧的包住,若要说出去,除非鱼死网破。”
说完他站起身走到众人中央道:“明日在朝堂上,公主肯定会借皇上之命,宣召众位大臣上朝商议接下来的事情,到时候大家一起去,我们要在明日,将局势稳定下来。”
听见这话,大家都有些蠢蠢欲动,但是还不太明白夜瑾墨的意思,于是只能静静的听他说。
夜瑾墨抬着下巴,勾起一抹笑道:“现在的长安就是一滩浑水,我们得把这滩水搅得更浑,不能任由公主主导,所以明日我们在朝堂上有两个目标。第一,就是事实扭曲,我们要相信一点,是公主殿下造反,成王殿下救驾反而被诬陷成为造反的人,还被公主诬陷他射杀了皇上。”
听见这话,众人面面相觑,接着一双眼睛放着光——这个计策妙啊!
只要这个消息没有放出去,那么他们也可以把黑的说成是白的,就算是成王殿下造反又如何?谁有证据?
而且除了他们这些局中之人,局外之人谁知道?因此大家都非常赞同这个决定,紧接着又看向夜瑾墨,期待后续。
夜瑾墨伸出两个手指道:“第二,接下来我们再拥护太子上位。”
此言一出,众人的笑僵在脸上。
宋凯瑞手底下的一个武将忍不住,横眉冷对站起来道:“夜大人,你是在说笑吧?为何要拥护太子?”
其他人也随声附和,明显不赞同这个提议。
夜瑾墨表情未起波澜,幽深的眸子盯着那个说话的武将笑,笑容不达眼底:“皇上去世,太子在位,无论是谁在此时登上皇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公主之所以没有将皇上驾崩的事宣布,就是在想办法顺理成章登上皇位。”
闻言,众人静默。
夜瑾墨继续道:“更何况如今成王还在天牢,你们若非要将他拥上皇位,是嫌他死的不够快。让太子上位,等他拿捏不住朝政,民心不稳之时,便是新皇登基之时。”
众人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夜瑾墨的意思。是啊,太子就是个草包,就让他登上去,肯定不得人心。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把成王推上去。而公主恐怕也是担心一举登上皇位会被说是谋朝篡位大逆不道,所以到如今没有动作,怕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既然他们和公主有一样的目的,让太子登基抛砖引玉,那也能短暂结盟。
当务之急,是要在明日把成王从天牢弄出来,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一众大臣看着夜瑾墨,由衷的佩服起来。
半夜时分,明月高悬,皇宫天牢处。
一阵悉悉簌簌的声音从外面响起,坐在牢房墙根处的成王微微抬眸,看了一眼昏暗的走廊,随即又一脸面无表情的低下头。
他头发凌乱,看起来有几分狼狈,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挺直着腰杆,闭目养神坐在那儿,倒是他旁边牢房的宋凯瑞有些坐不住了。
他身上的铠甲早就脱下,如今换上了一身囚服,他走到离成王最近的地方说道:“殿下,你听到什么动静没有?”
成王点了点头,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只是淡淡的说道:“应该又是李织来了吧。”
想到这些日子在牢房里吃的馊饭馊菜,他就知道,李织这是在故意报复他,想必今日又是有什么新花样。
宋凯瑞闻言皱了皱眉,他以往征战沙场,什么苦没有吃过,这些日子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倒是成王,一向锦衣玉食,还没有吃过这种苦。
想到这里,他想要出声劝几句,却发现一个狱卒不知何时站到牢房门口,看见来人,宋凯瑞冷下了脸,正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那个狱卒居然将门给打开了。
等到那人打开了牢房的门,成王也瞬间警惕起来,二人怒目圆睁,紧张兮兮的盯着那个狱卒。
狱卒进来的时候提着一个食盒,他将火折子点燃——一张脸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