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羡慕地看向陈武,恨不得今天被南枝点名的是自己。
幸好,南枝没让他们失望,当场又点了几个人,说了后面的安排。
“只是现在庄子上主要是要种东西,从现在到能卖了,约莫要两个月,这两个月的重点在于建房子,放心,房子越多,说明我要的人越多,你们只稍微等等便是了。”
南枝宽了大家的心,保证只要是认真努力干活的人,后面有合适的机会都会找他们来。
大家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在南枝这里做工的这一个月,是他们过得最开心,最舒服的时间。
虽然辛苦,可是吃的也好,也不像别的东家那样苛责,还时不时会有奖励。
真的比过年还幸福。
而且不光是工人们变得积极了,连带着他们的家里人也变得积极了。
这也是南枝意想不到的情况。
最开始是其中一个人的媳妇儿偷摸着过来,帮自家男人搬土,就为了让自家男人多做一些,好拿到奖励。
后来是有人拖家带口地来了。
南枝根本阻拦不了,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这些人也很懂事,虽然来帮忙干活了,但是并不来戚大爷戚大娘这里领饭食,一到饭点,就悄悄离开了。
他们自己带了干粮,渴了就就着井水吃点儿。
他们不是为了来蹭南枝这里的饭的,就是为了那份奖励的饭菜罢了。
不过南枝瞧着来的这些人也不是家里的主劳力,都是些孩子,或者羞涩的年轻媳妇,做不了多少,就是帮个手罢了。
想来各家的主劳力还是各自有活干的。
不过怕他们喝生水坏肚子,南枝还是让李爷爷跟李婆婆煮了药茶,这个不要钱,自己带碗就行。
不光是来庄子帮忙的,就是路过的人想喝都行。
药材就是老两口提供的那些卖相不好的药材,寻常药铺不收,但是药性还在,煮些这个茶倒是也行。
随着建房子的人到来,庄子上的人就越发多了,开荒种地的,建房子的,还有拖家带口的,不老少人呢。
因为南枝不安排固定的雇工,都是只发布任务下去,比如盖房子,现在至少有五个班子一起在盖。
他们互相合作,又有竞争关系,合作是想留在南枝这里,给南枝一个好印象。
竞争则是为了每天的额外奖励,所以关系倒是比别处还融洽些。
因着总是同时好些人开工,所以茶水跟饭食上戚大爷戚大娘已经忙不过来了,得再加上李氏夫妇。
戚大爷戚大娘擅长待客,错峰安排饮水吃饭,李氏老夫妇擅长熬药,熬制的药茶能够驱寒暖身。
月小婵跟小米小谷忙得不行,小桃小北有时候也会来当个监工。
他们是小孩子,到处跑都没人会在意,但是南枝会特别听从他们的建议,看看他们在庄子里都看到了什么事儿。
后来凤林、巧娘,村里的狗蛋、祝金丫,都会过来,时不时的总有人来。
工人们一开始还会刻意留意,特别表现,后来发现这简直是天天来,而且是换着不同的人来,防不胜防。
渐渐的也就歇了表现心思,就老老实实干活吧。
小东家不是还奖励过好几次没什么特长,但就是勤奋干活的人吗?
可见小东家也不光是听别人说什么,毕竟开垦荒地跟建房子这种事儿,那都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
开垦了多少,栽种了多少,都是能算出来的,也没什么遮掩的必要了。
大家原先觉得这样的形式有些匪夷所思,谁家雇工不是希望工人从早干到晚不停歇的?
偏就南枝这里不同,干得快的,只要经朱九斤跟月小婵判定达标了,甚至可以先回去。
当然了,也没有谁会先回去——日落下工有顿饭呢,谁舍得不要那顿饭?
而且还会宣布每天的奖励,这天都干了这么多了,当然是要继续干,留下来准备拿奖励啊。
所以南枝的庄园一片火热,从来没人偷懒。
二月底,庄园就已经初成了,五十亩地,分成了一百平的大小,总计三百多块地。
南枝留下了五十人,专门负责侍弄田地,然后房屋落成后,又选了四十人,负责铺子。
其余如戚大爷戚大娘等负责总务杂务的,又有十人。
总计一百人,就是目前庄子上的所有人了。
但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