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古代锦鲤崽崽的直播日常 > 第383章 采买粮食

第383章 采买粮食

西宁城的粮价倒是比黄杨县的还要贵一些,黄杨县的一般粗粮是三文钱到五文钱一斤,比如连着玉米芯子磨的玉米碴子就是三文钱。

但若是只用玉米粒磨的玉米面、玉米粉,就是五文钱一斤。

谷子也是三文钱,糙米就是五文钱,精米就要七八文钱了,白面更是八文钱起价。

但西宁城的价钱少说比黄杨县贵了一半不止,听说行情不同,最贵的时候能够翻三倍。

就像现在,因为前阵子的暴雨,西宁城的粮价就涨了不少,这会儿连最差的黑面跟玉米芯子粉都要六文钱一斤了,算是翻倍。

粳米白面更贵,直接冲到十五文钱一斤,还未必能够买得到。

想来也是因为西宁城的人大多是行商的,便是最普通的人那也是手里攥着几桩买卖的缘故。

虽然城外有大片的荒地,却没什么人去种,一来地不好,没水种不出来,二来边境上着实不太平,若是打仗,就这么哗啦一下过去,地里的庄稼就别想要了。

种地不如行商挣钱,反正西宁城出名了,有不少人从江南鱼米之乡运送粮食过来卖,只要走一趟,至少是翻倍的利。

这东西也好运送,一车就是上千斤,赶上好价的时候,一车就能赚个几银子,一个车队过来,光来就能赚上百两。

再又从这里运一些好东西回去,两头的差价怕不是得有几百两了。

哪怕是最普通的车队,互相分一分,走一趟的利也在大几十两,比种地肯定是赚的多一些的,就是路上太危险,也辛苦罢了。

南枝想到这个,倒是不忍还价了。

别人说粗面六文钱,精米白面十五文钱,她觉得也还行,看人家摆着七八个口袋,一个口袋差不多五十斤,便说全都要了。

那人喜出望外:“当真全要了?”

南枝还没说话呢,段熙元就咳嗽一声:“全要可以,价钱是不是该便宜一些?”

那人看看南枝,又看看段熙元,最终还是觉得段熙元年岁大些,看着像主事儿的,便陪笑道:“那小哥看着要便宜多少合适呢?”

南枝就看着段熙元是跟人家讨价还价,其实照她说,就是这全都买下来,也不过就是几两银子、不到十两的事儿,能讲多少下来,三五百文?

花的口舌力气都嫌多的。

可惜先前话说早了,段熙元现在以讲价为己任,十分上头。

最后愣是给人讲了,总共四百三十斤的粮食,粗粮两百斤,按照五文钱算的,这是一两银子,中粗粮一百斤,按照十二文算,一两二钱银子。

最后细粮一百三十斤,对方咬死了二十文钱不肯让价,段熙元倒是也没坚持,给人家按照这个价钱算了,这就是二两六钱银子。

总共四两八钱银子。

要叫南枝说,估计最多也就讲下了二钱银子。

不过南枝倒是也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知道钱财来之不易,这也就是行商,正常也是要卖好几百斤粮食,从远处运来,在这里卖了,才能挣个一二两银子罢了。

二钱银子着实不少。

当时她若是有一二两银子,也就不会去孙家做丫鬟了。

段熙元的心思她明白,都是苦日子过过来的,手里别说二钱银子了,有两个铜板的时候都少,那时候两个铜板买馒头都能活人呢。

段熙元也就是本能的不想浪费,不想那么大手大脚罢了。

买粮食花了四两八钱,南枝他们没有工具,叫这人帮忙送到客栈去,连麻袋一起买下,倒是又给了二钱银子,合计五两。

弄得那人一脸蒙——正常一个力工一天的工钱也就三十文,顶多说放在西宁城这物价高的地方,算五十文吧。

可他这才只送一趟货,能花多少功夫啊!人家做买卖好多都是包送货的!

再加上这麻袋他自己也没出钱啊,当时买粮食的时候人家就是连麻袋一起卖的。

当然了,他们后面散卖的时候确实是不带麻袋的,都是各家自己带着布口袋来装,三斤五斤十斤的买。

可若是整袋子买,还有谁去计较一个袋子多少钱吗?

他压根就没想收人家麻袋的钱!

可段熙元却是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正好,连麻袋一起送过去那边客栈,报我名字就行,送到房丽,隔在外间就行了。给你二钱银子,不亏吧?”

卖粮食的人愣了半天:“不亏。”

“那就行了,我可记下了你的凭证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