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要怎么做吗。”许双双忍住在长西装下摆擦手汗的冲动。
虽说她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一定获奖,但这种事肯定要准备万全,别到时候真得奖了却当众出糗,那可真是要后悔到姥姥家。
这意味着袁萧不仅要在呕心沥血修改《熔炉》电影剧本之余见缝插针地准备获奖感言,甚至还必须准备两份不一样的,一份给最佳剧本奖,一份给最佳表演奖。
这个回答在林柔的预料之中,她顺着于青的头发:“青青和我们的关系不好吗?”
圈内的友谊关系亦是经营的一环,明星艺人活在大众视线里,被关注被凝视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如何在“晒给别人看”的营业和“我们私底下就是好朋友”的真心之间掌握平衡、调整心态,几乎是一门必修课。
许双双于是微微低头笑了,心境前所未有的澄明坚定。
“我也要拍!——咦我带了自拍杆没有。”邬盎趴到床边翻翻找找。
以林柔和苏酥为例,两人因《FROZEN》的爆火双双出圈,在外界看来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姐妹/CP,提起一个就必然会想到另一个。这样的她们关系好吗?好;营业吗?营业。只要彼此间的友谊足够牢固,只要两人对待事业都足够机灵清醒,那么在保持友情的同时顺便将这份亲密关系晒出来,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到她们日后的相处。
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也一样,明明在《熔炉》的统筹调度上出力远不如秦绝多,结果还是被后者以“我又不是组长”的借口不由分说地把另一个最佳表演奖提名甩了过来。
“相当不错!”许双双竖起大拇指。
虽说出道成为公众人物都逃不过心理变化这一遭,早早出名的风险和收益亦成正比,但看着眼前不过十六岁的于青,苏酥还是有些心疼。
他们三个上台的情况跟秦绝几人全然不同,不论是袁萧提名的最佳剧本奖还是乔远苏凭借《熔炉》和《冰雪奇缘》各获一项提名的最佳舞美设计奖,都是不分剧种、统一放到一个赛道里竞争的综合类评奖。
于青现在的处境,就是出道初期常有的“艺人还不够火,于是被经纪人牢牢掌握主导权”,在博弈中处于完全的弱势。这种情况下,谈翻身做主人还太遥远,只能先积极配合着,耐着性子慢慢来,一点点把天平扳向自己这边。
金兰奖的评奖与曝光度的关联并不那么大,所以还是那句话,好作品是会被看见的。
“……你看。”
“干嘛啦~”苏酥故作忸怩,几个姑娘随即笑成一团。
轻笑声伴着“喀嚓”声响起,两人扭头一看,是林柔在旁正大光明地偷拍。
“首先和颁奖人握手,然后双手接奖杯,拿到奖杯后单手握住底部最细的那一截,就是兰花花茎的部分,尽量用后三指和手掌固定,把大拇指和食指腾出来,再双手接证书——握手、接奖杯、接证书时不要忘了点头微笑或者微微鞠躬。”
“双双你呢,收获怎么样?”林柔把脸从抱枕里抬起来。
就拿李直和陈丹青来说,秦一科技猝然插手文娱,老戏骨翻红在即,叔系姐系艺人一朝得势,有多少跟他们合作过的对象当初根本看不上这两个圈内大龄演员,现在转脸就乐呵呵地凑上来巴结套近乎,生动诠释一番何为趋炎附势。
“……嗯。”林柔说得直白,于青有一瞬的紧张,紧张过后又莫名松了口气,像只布偶小猫似的趴到林柔怀里,嗫嚅道,“柔柔姐,我不想让自己变得别有用心……”
而娱习一班的众人却一早就与李陈二人交好,就关系亲密程度而言完全赢在了起跑线上。
金兰奖这样的大场合,处处都是人脉和机遇,苏酥以后依然打算往影视歌三栖发展,她和许双双则是有心拓宽戏剧这边,因此在彩排过程中也没忘社交。
众人又笑,许双双和苏酥去闹邬盎,三人挤在床尾对着修图软件叽叽咕咕,后方倚着床头的林柔伸手搂过于青的肩膀,温言细语道:
“青青在担心什么呢?”
“发!拍了不发多浪费,我现在就想发朋友圈。”苏酥即答。
这里面最无辜的是吴海舟,原本他可以拿着B类邀请函坐在楼上乐呵呵地当观众,但秦绝前面盛情相邀,后面不装了耍无赖,以“提名太多了我总上台不合适”的理由硬是把最佳表演奖相关的事项丢给了他负责,给他搞得这会儿也不知道是感激更多还是惶恐更多。
在这个过程中,老人家们每念出一个名字,相应的领奖者们就要在台下起身,迈着快而不乱的步伐走向指定位置,按获奖顺序在舞台一侧的台阶处先后排成一队。
“诶?当然不是……!”于青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