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朱厚炜将这只“骏马”仔细打量了一遍,终于在马尾处发现了一丝小瑕疵,他指着那一丝杂质对众人说道:“这匹马虽然还有些瑕疵,但是做的还是很精致的,李伴儿,赏!”
孙大匠顿时一喜,连忙称谢。
旁边的王守仁说道:“这马做的确实精致,不过这造型上却是有些不妥。殿下请看这俊马的尾巴,奔跑中的骏马尾巴应该是摆动的,应该是充满了力量与速度,可是这匹马的尾巴却是下垂的。”
“是吗?”朱厚炜挠挠头,转身问身后诸人,“你们谁有印象,是这样吗?”
闫宗民仔细看了看这匹“骏马”,“殿下,王大人这一说,臣还真觉得这马的尾巴有点问题!”
朱厚炜扭头对身后一人喊到:“一川,你们这些人都是多年与马打交道的,你们觉得呢?”
话音刚落,一个面色略黑,身材壮硕的大汉闪身而出,正是那日欲从张义手中劫走宋钢的周一川。“殿下,王大人说的对,骏马在奔跑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尾巴确实是在轻微的摆动,而且这尾巴也是也是辨认一匹马良劣的重要依据。”
朱厚炜说道:“这唐朝韩愈韩大家曾作《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相马也是一门学问,就像孙大匠,他可以在短时间内烧造出琉璃骏马,却因为对马的习性不了解,造成这件作品的失败。这固然有他经验的局限,也是我们考虑不周之处。这个教训大家都要牢记,以后在工作中要多考虑细节,工艺上要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生产上又要兼顾成本和实用性。两者看似矛盾,却是我们必须要认真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众人连连称是。
吴谨儿本来还想将那匹“骏马”带回宫去,献给皇后娘娘,可是在听了众人一番话后,也觉得这匹马越看越别扭。
看完玻璃展品,朱厚炜回到住所去短暂休息。随后,他还要见一见火器研究所的大匠们,然后举行座谈并与研究院的主要阶层一起聚餐。
自在西山住下,宋钢就一直忙个不停,白天要在所里忙碌,晚上还要回去照顾母亲,虽然给母亲找了两个丫环,可是宋钢只怕老母亲不习惯。安定下来的宋母每天都会在居住区里到处转上一转,漂泊多年,现在终于安定了下来,她逢人就说儿子遇到了贵人,说要给贵人立长生牌。
住在一起的几个老太太们也很快就熟络起来,每天东家长,西家短的。没几天就有人开始张罗着要给宋钢介绍媳妇儿,这可把宋母高兴坏了。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都四十了还没个媳妇儿,没个后,宋母真不知将来自己入了土,如何面对宋钢他爹。
就在昨天,宋母偷偷去看了邻居老太介绍的女人,是个二十五岁的寡妇,家乡在宣府,鞑靼人入侵杀了她全家,她走投无路,一路乞讨来到京城,被好心的老太太收留,然后张罗着给她找个人家。女人心里感激就认了老太太做干娘。宋母偷偷看过后,见这女人长的也挺俊俏,而且手脚勤快,懂的礼数,心里就十二分满意,回去跟宋钢说了。宋钢是个孝子,既然母亲没意见,自己也就答应了,本来准备今晚就去下聘礼,没想到殿下竟然来了,还要见自己,只好派人去说明情况,将此事暂时搁下。
“宋钢,这西山你住的可还习惯?”此时在住所,朱厚炜正和闫宗民带领的火器所的众大匠进行座谈。
宋钢回答道:“回殿下,草民在这里的生活很好,家母也是日日对草民念叨殿下的恩德,总说要为殿下立长生牌呢!”
朱厚炜闻言笑着摆手道:“这如何使得,你转告我的谢意,明天我一定去看望她老人家!”
宋钢连忙致谢!随后双方的话题就转入了火器的制造。
“殿下,按照您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要求,我们一方面对目前所用火绳枪进行改进,使用了您建议的火药包等技术,目前已经基本上研制完成,很快就可以开始量产。同时对燧发枪的研究也已经开始,激发装置、底火儿是其中的关键,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设计,正组织众工匠们进行试制。至于您说的后装式线膛枪,殿下恕草民直言,那简直是匪夷所思,其制作工艺与前两种相比,不知难了多少倍。不过草民也知道,这种枪一旦制造出来,那简直就是神器。请殿下放心,草民一定竭尽所能。”
朱厚炜说道:“火绳枪将来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无需投入太多,燧发枪的设计可以线膛枪积累经验,你们一定要重视。我希望尽快听到你的好消息,如果有什么疑问你可以随时找我,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