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好,又不收钱,温和又大方。
后来逢宁想到,百姓们可能不太敢进王府,索性在王府门口搭了个棚子,作为看诊的地方,虽然每天也就看两个时辰。
后来渐渐的,老百姓也多了起来。
不过,很多都是些小毛小病的,一直跟逢宁学的萧北煜小朋友那些小毛小病也看,逢宁有意让他锻炼,
每天就让他跟着她一起出诊。
在逢宁看来,不是她自夸啊,而是事实上,萧北煜这孩子,学东西都很快,不论是练武还是学习文化还是学习医术,他都很快。
天资比大东和小西都好。
——
没几天,宫里忽然来了人,
逢宁和萧祈都被招进了宫里。
到御书房的时候,秦昖,逢安,还有其他几位将军都在,
且,这几年的两位武状元。
今年恰好是科举年,文物殿试都还没有到时间举行。
今年的新人还没有选出来。
先前的两位武状元,第一位麦伯舆成了新的禁卫军统领,负责保护宫里的各位主子。
第二位袁子桐则是成了护城军的统领,统管皇城的安危。
他们夫妻二人来的最晚,一进去,除了姜济瀛,所有人都向他们行礼,
“见过王爷,世子。”
逢宁略一点头,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自己则是像姜济瀛行礼,“父皇。”
姜济瀛见她来,笑眯眯地点点头,
“每次都跟你说了,不必行礼的。”
逢宁勾了勾唇,点头应是。
姜云战站在书案最前面,此刻正对着她,朝她微微弯腰,“皇姐。”
逢宁抬手,在姜云战脑袋上摸了一把,“又长高了。”
姜云战腼腆地笑了笑,笑容转瞬即逝,时刻谨记要端着自己的形象。
大家都坐下。
姜济瀛的面色这才一点点的严肃了起来,
“今日,东南沿海,屡屡有人来犯,看这些人的服装和兵器都和我们不同,沿海的百姓苦不堪言。”
逢宁最近在家里忙着照顾孩子,外面的事情已经好久没主动去了解过了,闻言,她就想到了一个一种可能性,
和萧祈对视了一眼,他们二人都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倭寇。
看来,就算换了个架空不知出处的大陆,还是会有这种烦扰。
“朕已经收到了好几封折子了,你们看看要怎么办?”
那些人的规模不大,也就是规模不大,不能测算到底有多少人,在派人方面,也就成了问题。
将姜济瀛拿出来的折子一一看过,逢宁又递给萧祈,
“父皇,我过去吧。”
“宁儿,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你断然过去,很危险。”
萧祈看过折子之后,又将折子给了下一个人。
“父皇,其他国家有情况传过来吗?”
姜济瀛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王爷是说,这是其他国家的阴谋?”
逢宁抿着唇,面色看上去并不怎么样,“有可能,但是也不排除,其他国家也遇到我们现在这样的情况。”
御书房里一时间除了传阅奏折的声音,忽然就没了其他的声响。
一群人在御书房里商量了一下午,最终在派谁去的决定上,没有一个结果。
但结果页并不是特别重要了。
后半夜,一封从北霄国来的书信,由一个浑身是伤的暗卫送入了皇宫里。
睡得迷迷糊糊的逢宁,被萧祈喊醒,两人连夜进宫。
天光微微亮,两封八百里急件被送往西北盒北境的安平军驻扎地。
北霄国国力弱,倭寇入境,已经轻轻松松拿下了好几个城池,兵力不足,康策写信来借兵。
白天他们还商讨这个情况的,没料到,在北边,倭国的动作如此之快,竟然已经带军队打了过去。
而天亮之后,逢宁从宫里出来,就开始收拾行囊。
萧祈此去,并不和逢宁一起。
萧祈要带兵,同其他几位将领去东南沿海。
逢宁先前安平军带着的将领,基本上都在西北的安平军里,此次与她同行的,是半月前回家探亲的尤江川。
他们的兵马都在北境安平军内,等到了那里在点兵。
离开的时间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