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夫人总是不信,待和老夫人真的看到夜晚的洛阳城时,才信了儿子的话。
看过繁华热闹的街道,尝过洛阳城中的美食后,玉老夫人觉得自己太老了,就不给儿子添麻烦了,况且族人,孙子也在这里,她就不回去了。
玉夫人也没有见过这等阵仗,触目所及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在街上闲逛,还有很多和自己同龄的妇人也在街上闲逛,很是心动。
因为挑好的日子还没有到,恋月干脆白天黑夜都命人带他们出去逛,势必要让他们逛遍洛阳城。
宰相大人也没有想到洛阳城这么大,几人逛了好几天才逛完。
大概逛了一圈,宰相大人也对洛阳城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看到自己女儿居然把洛阳管理得这么好,忍不住感叹到如果他是男孩子就好了,一定可以让他们家族更上一层楼。
恋月:我也不想,这都是被逼的。
止容和子晟都没有出去,他们还要做功课。特别是子晟,恋月处理一些政务时,他必须在一旁看恋月是怎么处理的。
幸好晚上恋月会带他们出去玩,不然这两个调皮的小家伙肯定要闹起来。
举办婚礼那天,整个洛阳城都震动了。
经过了一年的相处,城中的百姓都不喜欢整天板着脸散发着冷气的三皇子,认为他不能带给公主殿下幸福。但在婚礼那一天,大家都献上了自己虔诚的祝福。
洛阳城里的百姓都深深地爱戴着他们的公主殿下,一个个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奉给公主殿下,希望公主殿下长命百岁,幸福安康。
来洛阳时一堆人,回去京都时,只有宰相大人和大儿子一家。
玉夫人也没有回去,宰相大人看到热闹繁华的洛阳城,知道女儿一定会照顾好她们,就放心的走了。
少夫人李氏看着闷闷不乐的丈夫,突然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其实先前他们两个是不用回去的,只是她舍不得京都的一切,也觉得洛阳城比不上京都,才会撺掇丈夫回去。
只是很快大少夫人又觉得洛阳城在好,也比不上京都,那些高官达贵怎么会到这么远的一个地方来,要知道京都才是权力的中心。
况且二弟走了之后,自己的丈夫就是公公唯一的接班人了,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像婆婆一样,成为一个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夫人了!
可惜后来发生的事情,出乎了少夫人的预料,他们确实是一辈子都留在京都,也只是在京都了。
最后连他们的孩子都到了洛阳生活,只留下了他们夫妻两个,每年只能收到几封书信,知道他们的一切安好而已。
大婚后不久,恋月又怀孕了,一年后诞下龙凤胎。
皇上十分高兴,虽然其他儿子们也陆陆续续地诞下皇孙,但是皇上还是记着子晟,还有那些吃的。
也终于下定决心要到洛阳城去探望他们,一路的艰辛自是不必多说。
皇上到洛阳之后,也深深地震撼了,马上明白为什么太后不愿意回来。
在洛阳城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后,皇上想起自己当初居然嘲笑宰相大人一家去洛阳,结果只有他和大儿子一家回来的事情,就觉得羞愧。
要是知道在洛阳的生活是这么美好,吃不尽的美食,喝不完的美酒,我还回什么京都?
皇子们也跟着来了,和他们的父皇一样被这个城市的文化深深地震撼了。
因为洛阳城外商众多,融合了无数地域的文化,使人们产生了新的文化、美食以及由恋月推行的文字,钱庄等。
恋月也命人在洛阳多处建设了学院,藏书阁等供洛阳的百姓使用。
街道上随处可见外出经商的妇人,闲逛的大家小姐,成双成对的年轻人。
一开始皇上还想说有辱斯文来着,很快就想到这又不是京都,也就丢开不管了,而且很快就接受这个事实。
在洛阳城待了一个月,皇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洛阳城。
等回到京都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嫌弃,看京都不顺眼。
皇上一共有十二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目前朝廷上最有权势的有大皇子、二皇子、五皇子,以及远在洛阳的三皇子,其中大皇子和十皇子是嫡出。
其他的基本上都于皇位无缘,在朝廷上担任一个闲职,又没有什么大事,除了十皇子没有去洛阳城之外,其他几位皇子都跟皇上一起到了洛阳。
自从在洛阳玩了一个多月后,回到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