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郝钟一路上的骚扰,从没有间断,但在体量和他这两千人,不在一个等级的北荒大军面前,只要对方能咬紧牙关,拼着少量的损失,铁了心的当缩头乌龟,郝钟也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来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
充其量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给对方更多的心理压力,让对方走的没那么轻松罢了。
所以,哪怕郝钟已经竭尽全力的,在拖延北荒大军的行程,可在这些北荒人,离开赤阳城的第十天里,他们还是不可避免的,接近了刘季所预定的那处战场。
当然,全民轻骑的北荒大军,想要硬抗着赤汉羽骑这种,攻击能力被额外加强的弓骑兵,还保持着行军速度不被拖延太多,那么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
但是,北荒的那些部落主,宁可承受这种损失,也不愿意被郝钟拖在这里,毕竟,如果和羽骑一直在汉风境内纠缠的话,有主场优势的羽骑,只要不失误,绝对能将北荒剩余的这两万多人,全部留下。
这一点,在前几次尝试着剿灭羽骑失败后,北荒大军中的几个真正有眼光的人,已经看出了这点。
被北荒仰以纵横天下的无敌骑兵,在碰到羽骑时,就如同在成长期的时候见到了他们最终所能达到的究极形态,在所有优点都相同的情况下,却被羽骑从最突出的优势之处,压了他们一大截。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被人海战术围攻,两方根本就没有一战的可能。这一点,双方之前数次交手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想要用人海战术,去围攻羽骑,虽然北荒的人数,比羽骑多上十倍,但在速度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种人数的优势,根本无法转化成为有效的战斗力,所以,所谓的人海战术也只能是一个笑话。
只要郝钟没有失智,他就不可能拿着现在连两千都不足的羽骑将士,去和自身两倍以上的对手硬拼。
因为,郝钟自己很清楚,现在连三万人都是勉强凑够的北荒大军,绝对不会任由人数在他们六分之一的部队,在外面过多停留。
如果那些见识过羽骑骚扰消耗能力的那些北荒部落主们,还能做出这种操作的话,郝钟并不介意,将这三万大军一点点吃掉。
不过遗憾的是,北荒的部落主们,并没有给郝钟这个机会。所以,郝钟也只能是每天例行公事一般,陪着北荒大军走上一程,顺便在这个过程中,为辛苦赶路的北荒大军,撒上几波箭雨,免得立志当缩头乌龟的他们,将一直待在他们身边的羽骑给忘掉。
其实,自从前两天,刘震带着已经结束了模仿训练的那一千风骑,回去让刘季审核之后,郝钟这边就安生了许多。
在刘震刚来的那几天,因为要让自家的世子殿下,尽快熟悉羽骑的战斗方式,郝钟几乎每天都会拉上所有的赤汉羽骑,去故意跟北荒大军制造摩擦。
虽说北荒的那些部落主们,已经咬紧了牙关,要当缩头乌龟,但这样的活靶子,并不影响郝钟向刘震展示羽骑的战斗方式。
在郝钟看来,这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对手,反而更有利于自己,向未来的主子,全面地展现一下羽骑的各种技巧。
但是,由于在这个过程中,郝钟为了能够让刘震带来的这一千风骑,更清晰地感受到羽骑的战斗模式,跟他们的不同。
所以郝钟特意将这一千风骑,与羽骑混编在了一起。可以说,能让一向稳重的郝钟,做出这种冒险的举动,除了刘震的身份之外,恐怕就是北荒那副打死也不在接战的模样了。
在这种绝对保证了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郝钟在那几天的时间里,可谓是将北荒大军这个活靶子的价值,利用到了极致。
而刘震也在确定了北荒的众首领,的确如郝钟所说的那般,完全不会再出手之后,彻底放下了最后的一丝顾虑,全心全意的带着这一千风骑,开始在这个超真实的靶子上,练习起郝钟所教授他的一切。
虽然羽骑本身就出自风骑,但是以白马义从作文模板的赤汉羽骑,其实早已经和赤汉风骑走在了两条路上。
所以刘震在和羽骑混编后,羽骑的战斗力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削弱。这种差别,不止当时带队的郝钟能感觉出来,就连和羽骑打了这么久交道的北荒众首领,也同样察觉到了异样。
但是出于谨慎的心理,,他们最终没有出手,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此明显而又突然的变化,很大可能就是与其那些混蛋的诱敌之计。
只是,北荒大军虽然没有出手,,但稳重的郝钟,却是绝对不能允许出现这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