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守望白垩纪 > 158. 狂暴的大地-硅虫在哪儿2

158. 狂暴的大地-硅虫在哪儿2

158.狂暴的大地-硅虫在哪儿2

我看了一下全息地图,地图推荐了三条线路:第一条是沿着古长江江床退回到婴儿东海的海边北岸,然后沿着北岸一路向西走便可;第二条是直线穿越海面的薄冰直达钓鱼山目的地;第三条是沿着宫古大海湾一直向西海岸走,过了石垣海峡后,沿着婴儿东海的西海岸往北走便可。

三条路线中,第一条和第三条的路线都很远,差不多都有1000公里左右,而第二条路线是最近的,只有300多公里的路程,但几乎全是结着薄冰的海面,承受我这样的体重肯定没有问题,但绝对承受不起暴龙妈妈这样的体重,而我不想再抛弃暴龙妈妈了,我必须与它同行,因此我排除了这条路线。至于第三条路线,因为要经过石垣海峡,而隐姓埋名里的海水并没有结冰,即使靠近内海的海面也有部分结冰的但同样存在承受不起暴龙妈妈体重的问题,因此也排除了。最终只剩下第一条路线可用。这就代表着我还要再走上千公里的路程,这样长距离的路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已经无法承受的,但是如果就此放弃,前面的全部努力就都白费了,这一路走来,机器人小铁和飞行器“灰天鹅号”都报废了,迅猛龙六儿死了,三儿生死不明,翼龙哥哥也死了,代价太大,我实在是不敢放弃。

至于给养的问题,原本海洋多鱼捕些鱼或者捡些死鱼充饥也未尝不可,但那些成堆成堆地冲上海滩的死鱼,全都是被酸雨和有毒物质污染了的,已经不能吃用,而到海水里捕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路上的给养问题只好见机行事了,事已至此,希望天无绝人之路。

7天后,我已经可以远远地望见钓鱼山了,我估算着,再有大半天时间,就应该可以到达它的北峰地界了。

这一路走来,由于食物已经很难找到,食量大的暴龙妈妈一直饿得肚皮贴着背脊了,显得瘦弱不堪,简直是先前那头霸王龙的翻版。一种殊途同归的悲哀感谢涌上我的心头。我现在不想骑着它,而是自己沿着海岸的沙滩和礁石堆徒步走着。靴底已经破了不少洞,虽然勉强还能穿,但沙滩上的寒气和沙子还是不断地侵进来,冻得我的脚底阵阵发麻。

此时,天空又下起了蒙蒙细雨——依然是酸雨,这一点,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会改观的,除非有特别的行动计划。但目前,我还没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一切都得等找到了小龙再说。

婴儿东海海面的薄冰依旧呈波涛汹涌的形状,特别是那些正“涌”到沙滩上的浪花,仿佛被时间封印了一般,若不是上面又落满了积雪,我几乎以为它们还在继续翻滚着。结冰前的海浪抛起的动物尸体在沙滩和礁石周围堆积如山,它们保持着原先的各种形状,镶嵌在冰浪中,而且无一例外,都被硫酸雨严重地腐蚀过,现在又覆盖着积雪,硬得堪比钢铁。

望着这堆无法食用的“食物”,我丝毫也没有“望鱼止饿”的喜悦。

在这些挂满了冰棱的或大若山丘、或小如拳头的骨架和残骸中,充积其间的大小鱼类残骸,依稀可辨的银色鱼鳞,与白皑皑的雪及蓝色透明的冰棱相映成趣,一个个陷下去的黑眼窝空洞地望着低垂的灰色的天幕,微张着的嘴巴争相“诉说”着海洋里曾经的热闹非凡。

其间,我发现了一种能耐受强酸环境的鱼儿尸体。我想,如果连它们都无法适应已正持续变酸的海洋环境,生命或许真的没有希望了。

我们的祖先总是说,人类是鱼儿上岸进化来的。现在,我极其渴望能够找到一尾活着的鱼儿。现在的雨又稍微大了一些,但仍然不妨碍行走。我从怀里摸出一块龙蜕围巾,绕过头顶并包住了嘴巴,只留出双眼。我抽出长剑,踏着不时打滑的固态海浪,沿着海岸一路搜索过去,时不时敲击几下脚下的冰层,但没有什么发现。现在那只时空导航仪已经没有电,不能用了,否则,事情会好办得多。像目前这种搜寻方式,我自己也知道,希望是极其渺茫的。我一直搜寻了差不多2、3公里远,直至累倒在沙滩的一块扁平的碓石上,我还是一无所获,泪水混合着酸雨的细小珠滴,模糊了我的视线。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肚子空空的我爬了起来,在身上反复摸索,但无论如何,再也找不出任何可以食用的东西了。暴龙妈妈现在不在身旁,它到别处寻找食物了。我希望它能有比我更好的运气。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也许会奇怪,为何大反派还没有出现。我觉得,如果你们真的这样问了,我真的会毫不客气地嘲笑你们的,因为,除了眼前的困境,普天之下,还有谁有资格充当大反派?我想,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