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守望白垩纪 > 197.月球2

197.月球2

197.月球2

我让肉眼看不见的皮米机器人将这一大片区域内所有松散、流动的沙石尘土全部清理干净,形成结实而平整的平坦地面或者是墙体、台阶等。那些破旧的机器人太空难民环视着周围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的神奇变化。虽然我无法改变这整个环境重力仅有地球六分之一的事实,但好歹这坚实的地板走起来比原来踏实多了。机器人们的面上露出了生硬而开心的笑容。

我站在入口外面,抬起头,发现入口左侧有一个牌子,上面有一组数字:3809。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猜可能是入口的编号吧?

我让手环发出一股强光,往里面照了照,发现从入口往里走,是一道宽达100米的倾斜通道,呈15-21向下倾斜。

为了方便进去观察回面的情况,我先是让零号释放了500多颗微型精灵球进去探测一番,以确保安全。约30分钟后,精灵球们将方圆20万立方公里的区域都探测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危险信息警报。那些精灵球继续探测其它更譧广阔的区域,我很难预测它们会花多少时间完成全部区域的探测,但我知道,若有特别情况,我肯定能够第一个知道。

此时,按照我的指示,小龙让零号机器变成了一辆大型观光车,让全部人和机器人都端在车内,缓缓地向入口里面驶去。车身的上半截是全透明的玻璃,车厢内有淡蓝色的柔和灯光,亮度不高;而车子往周围投射的仿日光照明则足够明亮,这让里头的一切纤毫毕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看到,这个通道横截面的下方是矩形,底宽100米,墙高80米,上方则是高50米的半圆形。它的圆拱形顶部是一整块纯黑色的曲面,黑得有些诡异,让人不安;它的表面是光滑,粘积了许多细微的灰尘,我觉得,如果去除了上面的灰尘的话,可能它黑的纯度会更高得可怕。

与圆拱形顶部有些不同,垂直的墙体是灰白天色的,根据留在现场的小精灵球的检测,墙体的主要成分是花岗岩石,混合了其它各种金属成分,硬度非常高,虽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上面居然几乎找不到明显的裂痕。但这种材质的白色墙体只是它的底色,实际上,左侧的墙体上是制作极其精美的高浮雕,每一块浮雕作品规格一致,都是长80米、高50米。那些浮雕的材质与墙体一样,上面是彩色而不灰白色的,但因为粘积了许多灰尘,看起来很不鲜明。我不知道那些机器人是否能够理解它的内容,反正我是极好理解的:第一块浮雕的内容就是母时空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每个人物都差不多有7、8米高,形象塑造得非常细腻、逼真。若是不知底细的人看到了,会误以为那些原始人真的有7、8米高,看着就让人害怕。接下来一幅又一幅的,全都是反映母时空的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的,从原始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再到古典航天文明,无一遗漏。再后面的内容,我还没有看到,不知道是什么。

而右侧的墙上,是与浮雕作品规格相同的黑色方块,看起来与圆拱形顶部一样。一块一块的,因为颜色单调,规格又一致,因此看起来排列得极其整齐划一,呈现出一种让人着迷的美感。我很好奇这么多的黑色方块的功能,还有头顶上那个巨大而且似乎是无穷尽的黑色存在,甚至连一比缝隙和裂痕也没有,那诡异的纯黑色压在头顶上,简直让人压抑得无以重加。我甚至在心里骂它们的设计者,好歹换成白色或者浅灰色都让人好受一些。

“它们会不会是一种显示屏?”我问小龙。

“我不确定,但我觉得很有可能。”小龙说,“我想到地面上去,我觉得可以尝试修复它们,看看能不能恢复它们的功能,现在看来,它们应该是失效了。”

我听了,立即让零号观光车分离出一辆5米长的常规越野车,载着我和小龙向震中侧墙体驶去。车子停好后,我和小龙跳到了地上。此时,我发现这里的重力似乎有了一些增加,也许是某种重力装置作用的结果,这让我们不必像先前那样脚不粘地的跳着走了。

我和小龙都不约而同伸手地摸向墙体上的黑色方块。我个子高,还好一点,而小龙则刚好能够碰到黑色方块的下沿,这让踮着脚尖的小龙看起来有些搞笑。小龙似乎让自己“长”高了一些,当个子与我差不多高时,它停止了“生长”,让双手同时放在黑色方块上,不一会儿,黑色方块突然亮了起来,闪了几下之后,上面出现了画面,但不是人类的生活画面,上面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海面上浮着许多玻璃城市,晶莹剔透地浮蔚蓝色的海洋上,简直美得不像话!而在那里来回穿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