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堂的人已经走了有好几天,这两天特别的安静。但是薛霖始终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东来客栈。他也曾悄悄留意了几天,什么也没发现。
难道是我太疑心了?薛霖想着。
一天,东来客栈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客人,穿着华丽,眉宇间不怒自威,说起话来却又很是客气。
薛霖心想,大概是城里哪个衙门的老爷。东来客栈也时常有城里来的老爷或公子哥儿,吃个野味,吟个诗,作个对,并没有什么稀奇。
要说今天这位有什么不同之处,让薛霖好奇的是这人左手始终带着一个乌黑的手套。
薛霖之所以认为是手套而不是假手,是因为这只手灵活异常,甚至比普通人的手更灵活一些。
锦衣客人点了几个东来客栈的拿手菜,挨个尝了一边,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尝完后朝薛霖招了招手。
薛霖赶忙跑了过来,问道:“请问客官有什么吩咐?酒菜可合胃口?”
“小哥有礼了,这道鹿肉炒蘑菇片很是特别,入口绵软顺滑,香味中带了一丝挥之不散的韵味,很是合我胃口。”锦衣客人说道。
薛霖回道:“客官真是行家,我们这道菜辅以药理小火炖之。待到八成熟再捞出切片,小火轻炒,所以没有烟火味。”
锦衣客抚掌而笑,说道:“妙!原来如此,不知要用哪些药材才好?”
薛霖回了一礼说道:“客官说笑了,小的只是跑堂的,可不知道这些。”
“呵呵呵......在下唐突了。”锦衣客尴尬地笑了笑,拿出一块银子放在桌子上,接着说道:“实是家母年老体弱,我刚才吃这道菜的时候觉得很适合家中老母,才说了这不情之请,小哥勿怪。不知可否请店里掌柜的出来一叙?”
薛霖见推脱不掉,便回道:“客官稍等,我去看看掌柜的在是不在。”
薛霖说完去了后堂。
不多时,掌柜福贵和薛霖走了出来。
福贵看向锦衣客人心里一紧,此人他曾远远地见过一两回。于是笑着走过来问道:“这位客官有何吩咐?小二愚笨,说得不是很清楚。”
锦衣客人盯着福贵望了一会儿,却没有问如何做菜的事,而是问了句奇怪的话“掌柜的可是姓叶?”
福贵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愣了一会。
锦衣客人看在眼里,没等福贵回答就哈哈大笑着走了出去。
福贵望着锦衣客人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薛霖走过来说道:“掌柜的,这客人好奇怪啊。”
福贵回过头来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福贵叫来薛霖说道:“店里有些备货不够了,你去聊城一趟进一点吧。”薛霖一脸兴奋,却又问道:“师父,往年都是你带着张叔和陆六去的,今年为何......?”
福贵呵呵一笑:“今年不同往日了,身体多有困乏,禁不起爬山涉水,就有你代劳了。”
薛霖忙道:“师父安康。”
福贵道:“生老病死天之所道,顺其自然吧。”
薛霖回道:“知道了,师父。不知何时出发?”
“现在”福贵平静地说道:“老张和陆六我已吩咐下去了,现在差不多已经准备好了,你们这就出发吧。”
说着取出一个包袱交给薛霖,说道:“东西我都给你准备好了,还有平时我让你背的几本书也带上,路上多看看,别荒废了。”
“是的,师父。”薛霖虽略感诧异,但又想不出哪里不对,答应着接过了包袱去和老张、陆六汇合。
老张和陆六早已等候多时,三人一碰面再无其他言语,由老张带领着就出发了。
这还是来东来客栈后薛霖第一次出远门。
以前虽然和孙二狗经常进山打猎,但是最多也就走个半天路程,因为要赶在天黑前出来。
这次去聊城少说也要十来天才能返回,薛霖本能的有点兴奋和好奇。
薛霖一路上不停地问东问西,老张和陆六倒是不厌其烦的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陆六还说自己第一次出门的时候比他还啰嗦。
薛霖嘿嘿一笑。
三人骑着马慢悠悠地走着,倒不赶时间。
从乌尔城到聊城有两条路,他们走的这条路虽然远一些,但好在可以骑马。一路饶山而行,并无太多障碍。
另一条路是从山里走,要快的多,但只能步行,危险也大的多,特别是晚上。
薛霖本想走山路,一来是好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