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你好,1983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原材料最费劲

第四百一十五章 原材料最费劲

。”

都不用鲁大师掌眼,老帽儿就把那个咸菜坛子给放了回去。

老太太顿时不乐意了:“瞧你那一脸褶子吧,管谁叫姐呢!”

老帽儿哈哈大笑两声,正要走人,却被鲁大叔捅了捅,悄悄指指墙角。

瞧着那里堆着一大堆破砖烂瓦的,老帽儿也是眼睛一亮:“这些瓦是谁家的?”

“公家修房子串下来的。”

老太太瞥了眼随便说道。

“那我们给您五毛钱,家里的房子有点漏雨,正琢磨着拣点回去补补呢。”

老帽儿从兜里掏出几张毛票,递给老太太。

那老太太立刻乐得眉开眼笑,还帮着他们装车。

等出了胡同,鲁大叔和老帽儿相视一笑,把那些没用的砖头扔掉,剩下完好的瓦片和瓦当都留下。

“这些瓦当不错,雕刻得挺精美。”

鲁大师拿起一片瓦当,嘴里称赞着。

所谓的瓦当,就是屋檐筒瓦最前面用来遮挡的圆形瓦片,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两个人骑着三轮车,把这些屋瓦运到史家胡同,刘青山奶奶家的老宅子里。

这里,已经堆放了不少建筑材料,都是他们每天一点一点弄回来的。

有砖瓦,也有些雕花的破旧门窗之类。

最大的,就是两个鼓型的石头门墩儿,上面的雕刻也同样精美,据老帽儿说,这俩门墩儿,以前是某亲王府门口的。

门墩儿是一座宅子的门面,从前的人是非常讲究的。

歌谣里面不是唱了吗: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除了这对儿门墩儿之外,老哥俩甚至还弄回来一个完成的影壁。

从上面的墙帽儿到最下面的基座,一砖一瓦,都完好无缺,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重新组装上。

中间的影壁心,则是一副岁寒三友图,古香古色。

据老帽儿师叔说,反正他小的时候,在哪个王府里面好像见过。

院子里这些东西,有捡的,也有给个三毛五毛收回来的,反正也没花啥钱,这会儿的人们,还都不拿这些当好东西。

这也是刘青山临走的时候安排的,像这种有些历史的老宅子,修缮起来,最费劲的就是原材料。

现在还没有专门生产仿佛建筑材料的地方,想要把老宅子恢复原样,搞不好都得自己烧砖烧瓦,那可就费了劲了。

所以刘青山就想出这招,反正也不耽误这两位收旧货。

把东西分门别类归置好,三轮车上,就剩下一个装贵重物品的木头箱子。

三轮车一路摇摇晃晃,回到位于琉璃厂的院子,一进门,就看到刘青山正站在院子里,光着膀子,用毛巾擦洗上身呢。

“青山,啥时候来的?”

老帽儿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刚到,师叔,鲁大叔,洗洗吃饭,我正好路过天福号,买了个酱肘子。”刘青山笑着招呼二人。

“不忙不忙,先把东西归置归置。”

鲁大叔和老帽儿一起,小心翼翼地把木头箱子抬进屋里,然后就从里面开始掏东西。

刘青山就在一旁瞧着,鲁大叔在旁边解释:“今天收获一般,就一个清朝民窑的大碗,还有十几块袁大头。”

几个拿着东西,去藏宝室那屋,鲁大叔和老帽儿各自取出一把钥匙,门上有两把锁,两个人各自负责一把锁。

刘青山进屋踅摸一眼,感觉好像比上次离开的时候,又多了不少东西。

“小山子,这屋子都快堆满了。”老帽儿嘴里说着,然后把银元和先前收的放到一起,用牛皮纸卷起来。

而鲁大叔,则拿出小册子,开始一样一样登记。

等他们都收拾完了,这才一起出了屋子,刘青山这才说道:

“这次回去,我就可以带回去一部分,老家那边的恐龙博物馆快要建成了,我叫人专门建了个小展馆,用来存放这些物件儿。”

“那敢情好,咱们这些东西,前前后后也花了不少钱,放在这,天天睡觉都不踏实。”

鲁大叔嘴里开着玩笑,他老伴儿则和刘银凤一起,收拾碗筷,准备开饭。

这老哥俩跑了一天,晚上每人还整二两,也不多喝。

彼此说说各自的情况,老帽儿师叔就把手往刘青山眼前一伸:“经费又要花光了。”

刘青山也忍住笑,咋还连经费都整出来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