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带有着些许说教意味的话语,女子的黛眉顿时微微皱起,眉宇之间有着凌厉之色一闪而逝,一枚青色的莲花瓣再次被其握入了手中。
但这个容貌倾国倾城的女子最终还是没有再次出手,因为止戈侯李轩此刻走出了马车的车厢,右手的手掌正按在了腰间佩剑的剑柄之上,如渊如海般的气血之力也已经开始在这位实力恐怕能够和二品巅峰大修一战的侯爷身上沸腾而起。
女子手中的莲花瓣消散,倾国倾城的面容也随之变得笑靥如花了起来:“四年不见,侯爷的修为当真是突飞猛进,当年那个还需要本道首出手相救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为了平起平坐之辈了,这还当真是世事难料啊!”
李轩手掌依旧按在剑柄上,身上那股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气血之力也未散去,只不过说话的语气听起来倒是稍显平和:“这年头的确是世事难料,就像洛姑娘你身为人宗道首,道家命脉之一,不好好在太乙山里呆着,跑到这咸阳城里来做什么呢?”
百家仙门之间的争斗大多都是理念之争,而理念这种东西一向都是玄之又玄,每一个人的理念似乎都会有所差别。
因此,诸子百家内部也同样因为理念上的些许差别而分成了许多的派系,这些派系之间的斗争同样无比激烈,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激烈的内斗而导致对外的时候难以团结一心。
比如说墨家便因为地域和理念而分为了秦墨、齐墨、楚墨以及专门研究机关术,作为墨家真正底蕴所在的机关城这依此之间都不怎么相互往来的四派。
而在弟子人数上和整个墨家都有的一拼的农家更是因为各自的利益、理念以及远近亲疏的不同而分为了彼此争斗不休的六大堂口,除非神农谷六大长老以及侠魁下了命令,否则这六大堂口绝对不会一致对外。
而道家作为曾经的百家仙门之首,内部也自然会有诸多不同的派系,但经过近千年来的内部消化和吞并,如今的道家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了天、地、人三宗。
天宗崇尚太上无情,顺应天道而为,因此这一脉的门人弟子大多对红尘世俗没有多大兴趣,除了必要的红尘历练和了解如今世俗的情况之外,这一脉的人基本都不会下山,勉强能够算得上是道家之中真正能够做到无为的一脉。
地宗则是道家天、地、人三宗中最为神秘的一支,据说这一脉的门人传承着能够勘探这天地山川的脉络,聚拢天下气运的奇术,因此一直以来深受历代周天子的器重。
不过在数百年前群妖联合西域佛门一起弑杀了周天子之后,这一脉的人便逐渐销声匿迹,到如今这个时候,更是几乎没有多少人见过这道家地宗一脉的门人了。
不过地宗一脉只是修行的功法上和其余两脉颇为相似,其秉承的理念则是与天宗、人宗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这一脉的门人一直以来都是道家三个派系之中最少的。
而相比于天地两宗,时常会有门人弟子行走于天下的道家人宗一脉,才是世人和天下诸国君王最为熟悉的。
这人宗一脉都在三百年前和天宗其实是一体的,不过这一脉如今的观点和天宗完全相反,其不同于后者的避世无为、顺应天道,前者讲求的是要在红尘乱世之中截取一线生机,崇尚人定胜天。
但这前后两者的观点究竟谁对谁错,孰优孰劣,这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人有资格去评判,也很难有人给出一个让双方都信服的理由。
因此在这道家一分为三的三百年的时间之中,天宗和人宗两脉之间的关系一直都算不上有多好,甚至为了争夺道家的主导权,基本上每十年就会打上一次,两脉之间的斗争激烈可见一斑。
道家的规矩和其他的百家仙门略有不同,道家天、地、人三宗的掌门的确是负责掌管宗内大小事务之人,但地位最为崇高,实力最为强大的却是各脉的道首。
顾名思义,道首便是一脉道统的领头人,是这一脉中所有弟子门人心服口服之人,比如说如今道家天宗的掌门人是赤松子,但天宗道首却是早已不问世事多年的道家第一人,几乎天下人人都尊称其为北冥大师的北冥子。
而眼前这个绝色女子叫做洛倾城,她正是如今道家人宗之中地位最高的一脉道首,也是人宗一脉中修为最为高绝之人,就连人宗的掌门逍遥子见到她也得行礼。
只不过由于道家无为的理论,这个曾经的百家之首和天下诸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其他百家仙门来得紧密,因此哪怕是行走于红尘乱世之中的人宗之人一般也不会选择入朝为官,但是很少主动来与一国大臣见面。
因此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