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杰提着东西,火急火镣的离开了,他去找了长孙芙蓉,让她帮忙打听一下国子监的事。蒋宸是不是真的在国子监?
他隐隐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杨安那神情,不像是在说大话啊。
可如果是真的,那蒋宸为什么不到京城上国子监,为什么还呆在家里,为什么每天只知谈情说爱,只知建新屋,却没发多少心思在学业上呢?
高子杰想不明白。
下围村,蒋家。
男人们在工地里干活,新屋那边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最近的进展特别快。
沈明珠则带着家里的娘子军上山去采摘稔子,为了收集到更多的稔子,他们不仅自己摘,还放出话,一斤稔子三文钱,鼓励村里人都去上山帮忙摘。
这个消息放出去之后,村里的老老小小都上山去摘稔子,山里面也热闹极了。
稔子多了之后,沈明珠他们就不上山了,而是在家里忙着泡制稔子酒。
沈明珠泡制的那些杨梅酒,在酒楼很受欢迎,早就已经卖完了。
她现在要收这么多的稔子,村民就有些疑惑,不少人都去打听消息,想要看看她要这种小野果子干什么?
村民习惯性的去找柳梁,让柳梁帮忙打听。
“村长,你就帮我们去问问呗,看看这个东西能有什么用?”
“对呀,这如果是好东西的话,那我们也可以留着。”
“村长……”
柳梁白了他们一眼,“你们可真是不要脸了,这样的事情,一次一次的让我去问。你们倒是好意思,要问你们自己去问。
这东西肯定有用处,人家不是拿钱买你们的东西吗,这还错了?你们这还不愿意?
得了吧!这人太贪心,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人家愿意拿钱来买这些野果子,你们就去上山去摘一摘,回来就能换钱,还有什么可不满足的?”
柳梁把他们说了一顿,一个个都面红耳赤的。
想一想这话也在理,可他们就是更想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好处,如果真有大好处的话,一斤三文钱,他们肯定不愿意的。
柳梁看透了他们的心思。
“爱卖不卖,真当别人有多稀罕?想留着就留着,总觉得别人要占你们的便宜,还真是没劲!”
柳梁说完就离开,去工地那边帮忙。
村里面不少人都在工地那边做事,可他们的家人却还在打这种小主意,这让柳梁瞧着就生气。
他到了工地的时候,找那些相关的人,私下聊了聊,让他们回家后跟自己家里人说一下。
别什么事情都总想把便宜占尽了。
别人买你这些小野果子,你不感激就算了,还一直往坏处想,总觉得别人占了你天大的便宜。
那些人在工地上就被柳梁说得抬不起头,回家后把自己家里人说了一顿,这件事情才在村里面平静下来。
沈明珠听到了这件事后,也只是淡然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是拿银子买东西,公平买卖,你情我愿。
村们要是不愿意卖,她自然也不会强求。这东西能有多少就多少,她又不是非要揪着这东西来挣大钱。
稔子的周期挺长的,七月到九月都有,不过今天摘了,可能要等几天才会黑紫成熟的。
沈明珠他们已经完全不到山上去摘这些了,村民送来多少,他们就收多少。
现在他们忙着到地里面去挖红薯,香芋,还有土豆。
他们家的地多,有一些沙田,也被他们用来种这些东西,所以量比较多。
沙田里第一次种这些东西,可能是因为土质适合这些农作物,所以长势特别好。一锄头挖下去,就能挖出一大串的红薯,一个个红薯都有拳头那么大。
这把沈明珠他们给喜坏了。
“三嫂,瞧瞧,我这一锄头下去,这红薯有多少呀。把这些红薯摘下来,这一串应该就快有十斤了。我可从来没见过长这么好的红薯。”
张氏一边挖一边笑,完全合不拢嘴。
蒋婆子和蒋小雪也跟着一起来,她们就帮忙把挖出来的红薯摘下来,放在箩筐里。
蒋山他们兄弟三人,隔一段时间就会到田地里来挑红薯。
村里人看到他们开始挖红薯了,不少人都过来围观,看见他们大丰收,一个个都惊叹不已。
村里面也有人种红薯,但种的不多,而且一般都在山上的黄土地里种,平时也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