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山将茅头直指张小仙。
张小仙说:“那几个孩子呀,不是我亲生的!”
吴银山却说:“他们不是都看着你?”
张小仙说:“因为我的身旁还有人呀?”
吴银山听了,咯咯的笑:“要是我也能够结婚生个孩子,那多好?"
张小仙问:“那你为什么不能呢?”
吴银山听了说:“因为我家里不允许呀!因为我是一位出家人。”
张小仙听了说:“当年,我也是在这座山附近,看见了一对僧人。两个人结伴一同的从我面前经过,其中有一个也曾说:‘如果我能够结婚生个孩子,那多好?就像前面山上遇着的那些孩子一样。’旁边的那位说:‘师弟,该好好的收心,你都出家多少年了?怎么还有此念?莫不是还在念家中妻儿?“
张小仙听了,好矛盾?
“后来,我竟然再一次的在这个位置,又见着了两位僧人。一个僧人对另一个僧人说:‘师弟,你说,要是我能够娶个妻子、生个孩子,过那男耕女织的日子,该多好?’另一个僧人说:‘师兄,你都出家多少年了?怎么连师弟我都比不上,尽想那有的没的?’”
吴银山听了,笑着说:“我是一个出家人,莫不是你也是一个僧人?”
张小仙听了说:“不是!只是因为我后来发现,两位僧人少了一位,所以就代为顶了一下而已。”
吴银山说:“那是为何?”
张小仙说:“你知道吗?我曾经在这座山上死,又在这座山上生。我在这座山上无数年,这座山跟我息息相关。你跟你的师兄,一次一次的由我眼前经过;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吴银山问:“看到了什么?”
张小仙说:“能够娶个老婆、生个孩子,是师弟的心愿。但是师兄却代为实现了。师兄却一次次的提醒师弟:‘出家人应该心无杂念。’后来,师弟发现师兄竟然欺骗了他,拿走了他的心愿,就恨在心头。然后一个人私自的跑到了大海,寻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尽情的爱了一场。在师弟爱得如胶似漆之时,师兄却来了:‘师弟,你可别忘了,你可是一个出家人。这出家人的规矩,你该懂。’师弟被师兄罚在太阳下40天,师兄在那40天里却在家里陪在妻子旁边过日子。师弟恨呀。后来,师弟就来找师兄:‘师兄,我决定一心向佛,所以,要去大佛寺,师兄,你陪我一起去吧?’师兄陪着师弟去大佛寺,经常的夜晚失踪不见人影;师弟恨上心头。师弟的心愿是:‘修成正果,杀死师兄!’因为师兄是那个将荣华富贵里享服的师弟绑着出家为僧受苦难的。后来,师弟在大佛寺专研杀师兄的招数,直至学成后,就杀死了师兄。”
吴银山问:“那些关你什么事?”
张小仙说:“因为,师兄的尸骨就在这座山前面不远处。”
吴银山说:“即便我能结婚、生子,但我一个男人,是哪个女人帮我生孩子?”
张小仙说:“那都是你丈母娘的孩子。你现在是她,她现在是你。知道那蛇吞象吧?并不是蛇被象撑破了肚子,而是大象一点一点的消化了蛇。一等时机成熟,那些孩子就会蜂拥而上,以你为食。你若想活命,就必须要尽一切力量的去消耗,如此,方能有一线生机。到时候,你再像蛇脱皮一般,脱下的皮是你、那肉都会被吃掉。你只能够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皮厚实一些,如此才能长出肉来。未来,她也会变成你,几乎跟你长得一模一样。”
吴银山说:“你为什么救我?”
张小仙说:“我每日被那些活在生存底下的人与事搞得心烦,至少,你没有让我有那种感受。”
吴银山说:“救了我,你会怎样?”
张小仙说:“还能怎样?”
吴银山说:“他们会放过你吗?”
张小仙感觉好笑:“你什么意思?是你吃人家,不是人家吃你。你搞清楚吧?这一餐,你吞不下,会死掉。只要你放过我就行了。”
无数的恩怨,只是烹饪一餐食物的调料;待食物烹饪好上桌,还不知道究竟是食物吃了人、还是人吃了食物。
食物,已经不单单指米饭、蔬菜、水果、肉类等等;它更指的是:“筹码。”那些吃来吞去的,也并非指饮食上的饥饿;已经有很多人,早已经不食米饭、蔬菜等这类食物,而是物质食粮、或者精神食粮。
翩翩寻了一处悬崖,耗尽力气的在崖顶建了一座石头城堡的院墙,院墙建得很高,在院墙内建了二间屋。院墙和屋子建得都干净整齐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