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
“啥?”
“老沈家报名招工那事啊!”
田地里, 几个村民歇在田埂上的时候,忍不?住聊起来。
“那咋可能不知道。”这可是最近整个村乃至附近几个村最大的事,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
“你们家娟儿报名了没?”
“嗐, 我?们家娟儿都十七了,要说亲的大姑娘, 凑这个热闹干啥,耽误了青春, 就成老姑娘了。”
说话这大婶大着嗓门一脸真诚, 反问道“别说我?们家了,你家红红报名不??我?可听说, 小河村的张家小子可中意你家红红, 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可别听外头人混说,我?们家还想留娃儿两年,女娃儿念家呢。”
“那是报名了?”
“报啥名啊,我?们家红红胆子小,哪敢出远门到城里去, 在家干干家务活挺好。”
“这样啊……”
“大消息大消息!”老远突然跑来几个光脚的小娃娃,边跑边喊“沈家门口贴红纸啦, 选了去城里做工的人, 大家快去看呀!”
“啥?”
“人选好了?我?小姑子嫁的远,刚写了信过去人还没来。”
“谁等你呀,一天天的尽看见去沈家报名的, 都不知道去了多少人了, 哪个还等你小姑子。”
“哎呀这弄得, 我?得去跟我?婆婆说一声。”
“你去说吧,我?先去看看哪些人给选上了!”
地里干活的人都扔了锄头铁掀,拔腿就往沈家跑, 这种热闹,值得说上一年,不?凑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沈家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了不?知道多少人。
沈老爷子给弄了张大红纸,特意请村里?毛笔字儿写的最好的村长他大爷来誊写,光买红纸就花了好几毛钱,就是想弄得体面点儿,正式点儿。
写完了往墙上一糊,红纸黑字儿,整的跟古代科举考试放榜似的。
“别挤,挤啥啊,鞋都给我?踩掉了。”
“让我看看,看看我?家二丫名字在不在上头!”
“谁踩我脚了!”
“看完了赶紧出去,别堵在前头。”
“这上面写的啥啊?”
“你都不认字你挤个什么挤。”
“你认识?”
“不?认识!”村里?能有几个识字的,不?识字才正常好吧。
一群一群的人涌过来,以前都没觉着村里?有?这么多人过,陆续还有?听到消息的人赶过来。
沈老爷子敲了一下自家搪瓷面盆,让喧闹的众人安静下来。
“大家伙儿听我说,这个初步选拔的名单,已经确立下来了,这上头呢,有?七十个人,一会儿吴老哥给大家伙儿念一念名字……”
吴老哥就是写这个榜单的人,村长他大爷吴有才。
“不?是选五十个吗?”有?人问。
“是五十个,这七十个,只是过了初选,我?们家猫儿说了,到时候会安排人过来,直接来咱这选拔培训,选出来了就直接带去城里。”沈老爷子解释道。
实际上,从他放出消息起,当天就有?几十号人来他家报名。
随着消息朝其他村子扩散,第二天第三天,人越来越多,加起来都有几百号人,连镇上都有人听到消息来打听。
其实有?的不?太相信,但人家觉着,就是报个名,也不?交钱干啥的,还不?一定选的上,所以干脆先报上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相信且真心想去,还有?偷偷来送礼的,被沈老爷子哭笑不?得地拒绝了。
沈家一家子人凑在一起,商量这些报名的人哪些能行。
手艺啥的他们也不?懂,都吹自己针线活好,乡下的姑娘哪个不?会几手针线活,那踩缝纫机跟捏绣花针还不?一定是一回事呢。
所以沈老爷子给自家评判标准的定位很?清楚,技术他不?管,猫儿说了他会安排人过来挑选。
那他要选的就是品行,找那些勤劳肯干不?偷懒的,心眼实在不搅事的。
一家子根据自己的情报,把那些有?问题的,比如手脚不?干净爱占人小便宜,偷偷摘人家几根黄瓜摸几个辣椒,乡下人家不?当回事,看见了也不?会计较。
可这习惯不好,万一去厂里?看啥好也摸一点儿,人家觉着他们猫儿帮着招的人就这样,误会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