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带着父亲创业 > 第9章 太运故事(下)

第9章 太运故事(下)

直接访问:【搜搜小说网】www.soeo.net

第二个“小动作”就是同一趟路程运两种货物。勤远山要求员工规划路线,就像“开车回家顺路捎人,收回5块钱路费”。基本上,每一趟外派出去的运货车都能得5000多块的额外报酬。

两招一使出来,高出的20%的成本已经赚了回来,于是勤远山开始玩命降价,“销售价格比一级代理商还便宜10%”。消费者当然是哪便宜去哪里买,结果远勤山的小店营收一举突破2000万。

6年过后,善于动脑、喜欢琢磨的勤远山成了三晋省最大的摩托经销商。

1997年,拿着这笔血汗打拼出的资金,远勤山在老家创办了太运集团的前身—通达集团,开始经销摩托车。

然而,1998年,全国摩托车市场遭遇最严厉的销售整顿,“各大生产厂商减少对经销商的支持,缩小代理范围”。通达也遭遇重创,利润下滑了60%。

“没有产品,销售渠道再多也没用。”残酷的现实逼迫勤远山往摩托行业的上游发展,于是勤远山开始自己研发生产摩托车了。

此后,勤远山开始奔波于多个省会城市,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寻找商机。

彼时,太国正大集团已经投资组建了魔都大易摩托和罗阳北方大易摩托,正向全国的摩托车发力。

但由于正大是外资,有钱没路子,产品销售是个大问题。而勤远山有300多个销售渠道,“有路子没钱”,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1999年,勤远山与正大集团达成合作,合资组建廣洲市太阳摩托车有限公司。

在太阳摩托投建之初,远勤山敏锐地看到,华夏将来可能是世界摩托车第一大国,每年以百万辆速度递增,市场竞争必然异常激烈。

经过几年的建设,太阳摩托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摩托车及发动机生产线,生产50多个型号、200多个品种、年产200余万辆整车、250万台发动机的规模。

然而,企业投运未几,经营便出现了亏损。十几年的销售经验让勤远山意识到,市场的竞争必将从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没有摩托车本土品牌,企业迟早立不住脚。

2002年1月,勤远山出任太阳摩托总经理。为了站住脚,勤远山决定改革。

勤远山立下军令状,“年度利润目标不能实现,全体起立,包括我本人。”此后,1000号员工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当年产量就超过60万辆。

同年7月,勤远山又咬牙砸下5000万,更新公司内部的技术设备。“从f国引进10条高精尖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50个型号的产品。

同年9月,勤远山要求经销渠道暂停其他摩托车的销售,主打太阳摩托。“老顾客打八折,批发20辆以上者半价。”太阳摩托在三晋地区的利润回升至2000万。

同年的国庆节,勤远山决定花900万巨资聘请国际影星巩小俐担任太阳形象代言人,并在央视等大量投资做广告,塑造“太阳”品牌,日播出量从800多次逐步提高到1890多次。

一时间,“太阳摩托,心随我动”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太阳摩托的整车销量大增,半年后的销量就提高到了20万辆。

此后,勤远山请来张白芝做太运摩托的广告,“风驰天下,太运摩托”传遍千家万户。2003年,两大系列产品的销量高达52万辆,同比增长了60%,利润相较去年增长100多倍。

2004年,勤远山旗下的太运集团年产突破200万辆摩托和250万台发动机。太阳摩托有限公司不仅拥有181项专利,在国外注册72件商标,1件华夏驰名商标,而且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亚非、欧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光出口销售就高达20亿。

2008年那年,太阳摩托车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的摩托车,成为华夏摩托车的强势品牌。

正当“太阳”摩托车销售火爆时,“心随我动,太阳摩托”风行全国之时,勤远山做出了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决定。

勤远山说,本世纪初,国内摩托车产能大幅提升,国内市场迅速饱和,竞争愈加激烈,利润空间不断萎缩,从长远来看若仍将摩托车作为企业主导产业,企业必将停滞不前。由此,勤远山做出战略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建造重卡生产厂。

在勤远山看来,在摩托车制造业危机乍现之时,汽车制造业是一个新的契机。

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勤远山的这个想法,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