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到得很快,杨柏源大人虽不在,崔峰直少尹却亲自带着人过来了。
不久后,江宛也赶到了。
她到时,江辞正与崔少尹说完自己的猜想。
江辞见了自家的马车,踌躇一瞬,才迎了上去。
他面有愧色,见到姐姐的瞬间,眼眶便红了。
“姐姐,都是我不好……”他羞愧得说不出话。
“安哥儿,你听我说,”江宛跳下马车,扶住他的肩膀,“这件事并不是你的错,千万不必过于自责了。”
江辞抬头,见她虽面有焦急,却全然没有到崩溃的地步,于是也松了口气。
江辞也明白眼下也并不是谢罪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找到圆哥儿。
“那边那位是崔少尹,祖父曾授业于他,虽无师徒名分,但情分还是有的。”他低声对江宛介绍。
江宛看向崔少尹,见是个二十五六的青年人,于是微微颔首。
崔少尹生得并不惹眼,只是个白净的年轻人,见江宛态度坦然地对他点头,微讶之下,抬手施礼。
眼前的苦主既不哭天抢地,也没有麻木无言,在崔少尹所见中,是极为难得的。
江辞:“因拐走圆哥儿的人,那花灯摊的摊主是见过的,所以崔少尹正要带人过去。”
“不必去了。”江宛道。
“你说什么?”
“他是要去的,你就别去了。”
“为什么?”
“小孩子不能去那种地方。”
江辞陡然涨红了脸:“我……是我弄丢了圆哥儿……”
江宛拍了拍他的肩:“反正我不让你去。”
“姐姐,”江辞却忽然抓住她的手,“你是不是已经知道圆哥儿……”
江宛看他眼眶通红,终是不忍心瞒着他:“是,我知道他很安全。”
江辞环顾四周,压低了声音:
“姐姐怎么知道?”
江宛想起那枚被扔进马车中的纸团,摇头道:“不可说。”
那纸团上只写了一句话——
令郎无虞,静待消息。
落款是一个昭字。
而就在不远处的街尾,昭王余蘅坐在马上,转头对身后的护卫们道:“走吧,去与崔大人偶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