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访问:【搜搜小说网】www.soeo.net
正在走向宫中的魏申正在思考着,自然不知道自己在韩梅心中的地位,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魏申正在为魏国和自己的未来担忧着。
魏国暂时的危机解除了,但是国内的根本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多年的征战消耗了魏国历代先君积攒的财富。国家已经无力负担魏武卒这种强大的常备军。
事实上,随着马陵之战的失败,魏国的魏武卒也逐步推出历史舞台。魏国也从战国初期的一流强国褪变成二流普通诸侯,在秦国的蚕食下,魏国再也没有兴起过来,一直到国家消亡。
现在,马陵之战的胜利,使得魏国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当务之急,魏申就是想抓住这个机会,最大可能地发展魏国国力,即使魏申脑袋里有无数发展大计,但是限于此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那也得一步一步的来。
造纸业,就是魏申发展大计的第一步。
魏国王宫中,魏惠王也在翻着魏申前几天送来的书籍。
提到魏惠王,在历史中马陵之战后,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可以说,魏惠王在魏国鼎盛时期即位,在他的手里,魏国又由盛转衰,彻底沦落为二流诸侯。
那么,你就依此认定魏惠王是一个庸才吗?
不,恰恰相反,魏惠王反而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以史为证:
首先魏惠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一度打得秦孝公节节败退,使得秦国被迫迁都才得以保全。
其次,魏惠王还极具战略眼光,他顶着压力将国都从安邑迁到了大梁(河南开封),使得魏国得以更好的经略中原。
第三,魏惠王在国家建设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位早期,对内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开凿运河,修筑黄河堤坝等,使得魏国国力大盛。而大梁成为了当时所有都城中最繁荣的城市。
第四,为了防备强秦,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后来又二度修建长城,在魏国势弱的形式下有效地加强了防御。
另外,作为战国时代,几个诸侯国当时第一个称王的人,敢于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魏惠王不失为一代中原霸主。
所以说能在战国时代,能够在夺位中顺利登上高位的人,都一定有能力,不可能是庸才的。
此时的魏惠王,对自己的接班人魏申可以说极为满意。
魏国伐韩,马陵之战,两次的主帅都是魏申。这自然存着为魏申积累威望的想法。如果说,攻打韩国能够获胜是意料之中,那么马陵之战的胜利则是出乎意外了。根据庞涓的汇报,如果不是魏申的谋划,马陵之战将会是一场惨败。
魏申,作为一个王国的接班人,获得了领兵大奖的首肯。尤其是庞涓同意让儿子庞英做太子申的侍卫长,更是让魏惠王满意。这说明庞涓是极为看好太子申的。
而魏申发明的造纸术,更是让魏惠王大为赞叹。
魏惠王更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战略意义。造纸术,可以成为富国强兵的一大利器。
一个强国不仅物力要强大,文化的力量也不容忽视。是时候改变魏国在众多诸侯国中间的形象了。
正在沉思中,侍卫进来禀报,太子申求见。
魏惠王点头示意,侍卫退后。紧接着太子申进来施礼拜见惠王。
魏惠王看着太子申,高大的身躯,坚毅有棱角的脸庞,在心底微微赞叹。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当下的武力与国力,更在于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
看来,自己在接班人这一块稳了。
看到魏惠王面容松弛下来,露出了微笑,太子申赶紧上前,递上自己手中新出的纸张。
这些纸张比过去送来的纸张质地更紧密,整齐的一沓薄厚一致,非常的均匀,有着一种别样的光泽。
魏惠王笑着说道:“我儿这次拿来的纸张,又有进步了。”
魏申赶紧说:“工匠们不断改进,这次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叫做杨桃藤汁的东西,使得纸张的质量有了一个大的提升。”
魏惠王接着说:“关于造纸术,列为国家高度机密。所有工匠集中军营居住,不得和外界接触。”
魏申赶紧回答:“诺。”
魏惠王接着又说道:“这次使用造纸术造出的新纸,由丞相惠施负责制作国书。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