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访问:【搜搜小说网】www.soeo.net
转眼时间到了魏惠王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40年。
这一天,魏申来到军营,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支由魏申主导,庞英主抓的军队训练已初见成效。
见到魏申来到军营,站在高台上正在指挥士兵跑步的庞英挥动手里的小红旗,士兵们立刻列队在台前集中。
魏申一脸严肃的走上高台。
“稍息、立正!稍息。”
台下的士兵们按照指令完成后,挺拔的军姿巍然傲立。向魏申投去崇拜的目光。
两个月前,他们还只是魏武卒中的二类士兵,渴望成为那五万魏武卒中的精锐。但现在,他们身穿整齐的军服,神采奕奕,心中充满无穷的斗志。
这一切,都源于眼前这个男人——魏国太子魏申。
魏申严肃的脸上微微露出笑容,马上又严肃起来。
“勇士们,你们是最优秀的士兵。我们的训练非常辛苦,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努力吧,很快我们就会迎来属于我们的战斗,属于我们的胜利,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
“诺!”回应魏申的是响彻操场的呼声。
对于新魏武卒的训练,魏申不仅在训练上贯彻了现代的军训方式,更从军服、思想等多个方面加以落实。
比如军服,此时的军服,多采用动物皮革制成。由于金属的贵重,还没有铁质的盔甲,只有那些将军贵族才会有青铜甲,还只是在胸前和背后编缀甲片。
再就是战国初期的军服,非常宽松博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服,所以后来才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
而魏申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由韩梅亲手设计的军服,则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可以称作真正意义的第一代军服。
新军服上身仍采用皮甲结构,但是抛去了那些旧军服宽松累赘的弊端,非常紧凑利落,便于士兵行动。
而下身军服裤子几乎和现代相同,并且借鉴了八路军军服的特色,加上了绑腿。
千万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绑腿。
首先绑腿可以有效防止长途行军造成的血液下积而引起的涨疼,使得小腿不酸累。其次,如果不幸负伤骨折可以来固定骨头,也可以绑担架。如果遇到障碍攀爬时可以接起来做绳索。还可以防止蚊虫钻进裤腿等等。
总之,好处是非常多的。
魏申勉励了士兵一番,就下去了。
······
正如魏申所顾虑的一样,此时的秦国君臣正在密谋着夺取河西之地。
河西之地对于秦国而言,真的是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春秋五霸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什么没有秦穆公呢?
其实有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但是教科书上多采用第一种。原因是宋襄公争霸失败成为笑柄,而秦穆公最有争霸的实力,无奈东进中原争霸的道路受晋国所阻挡,只好转身西进,随霸西戎。
现在,晋国一分为三,而河西就是秦国东进的桥头堡。
这也是秦国发动了多次河西之战的原因。
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下定决心奋发图强,立志改革,向天下发布招贤令。而商鞅自卫国入秦后,深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进行革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迅速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时代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商鞅变法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军队的改革,战国时代最精锐的军队——秦锐士便应运而生。
自古以来秦国的征兵就以严格著称,但战国初期魏国吴起训练的魏武卒天下无敌,压制着秦国东进的步伐。
秦孝公为了迈过这道铁闸,在秦军中开始组建精锐士卒。二十万秦新军里面,只选出1600人,可见选拔条件有多么苛刻。
秦锐士的训练也比肩魏武卒的标准,平时负重在80斤左右,还要经过较武关、阵战关、兵器关三大关,方可入选“锐士”。秦国名将白起就是从秦锐士千人长干起来的。
秦锐士的待遇也超过其他诸侯列强的军队,他们通过军功,还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项政策直接刺激了秦军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