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并且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开始进行看起来非常像是逃跑的撤退。
可惜羸疾并不是头脑简单的莽夫,而是秦军中少有的“智囊”。
他很快就看出来三晋联军“逃跑”的不寻常。
什么是逃跑,《曹刿论战》中有记载: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支军队战败了,那一定是慌不择路,“辙乱旗靡”。也就是士卒乱作一团,战车的车辙混杂,队伍的军旗倒下,整个军队早已不能称之为军队,而是一群茫然失措的猪群。
而前方逃跑的三晋联军,虽然看起来是在逃跑,但是战车压过的车辙只是稍微有些混乱,大体方向是一致的。另外就是队伍中的军旗虽然有些歪斜,但是依然看得见。
最明显的就是三晋联军的队伍没有溃散。
于是羸疾心中做了判断,那就是联军一定留有后手。
羸疾马上命令侍卫取出地图,摆在战车上仔细观察。
联军的“逃跑”是一场阴谋,关键是他们设伏的地点会是哪里?
面对东方诸侯的合纵第一站,羸疾觉得一定要打好。
一定要打得东方诸侯列国开始怀疑人生,秦国东进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