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魏世家 > 第114章 燕国的内乱

第114章 燕国的内乱

“你说乐毅呀,当年我们说服乐池归魏时就注意上了,我安排魏通去中山时还特意强调了。现在和魏通、范雎一起,几个年轻人相处的不错。这次修鱼之战,魏通和魏章出征,就是范雎和乐毅在中山坐镇。”魏申赶紧向韩梅说到。

“那我就放心了。你和张仪他们好好筹划一下,提前布局,好好利用一下燕国内乱的机会。”韩梅一边说一边熄了灯。

黑暗中,魏申又说到:“还有就是相国张仪的心思。”

“相国怎么了?”韩梅对此事到是不太清楚。

“相国早些年去楚国碰运气,没料到在昭阳府上被诬蔑偷窃和氏璧的事呀。相国始终心有郁结,前些日子还隐隐约约提前这件往事来着。”魏申解释着。

“相国的身体怎么样了?”韩梅忽然换了一个话题。

“相国魏国操劳这么多年,随着年纪变老,身体也越来越衰弱了。”魏申感慨的说到。

“我明白了,相国是想趁着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把这个仇报了。怪不得历史上张仪把楚怀王骗得那样惨,原来是报当年之仇呀。”韩梅顿时想到了原因。

“是呀,张仪只身犯险,以六百里土地来诓骗楚怀王和齐国绝交,到最后楚怀王客死秦国。不过这事可不能只怪人家张仪,而是楚怀王的贪欲在作怪呀。”魏申忽然怀疑起楚怀王的智商来。

“相国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无论如何也得让相国安心呀。”

······

《战国策·燕策》记载: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燕王哙三年时候,燕国参加了同楚国及韩、赵、魏三国的合纵,然后一起进攻秦国,结果却遭遇失败而还。当时子之是燕国的相国,他的权力非常大,专断国事。

而现在的局面是,燕国同样参加了韩、赵、魏三国的合纵,只不过是得胜而还。

不过这个燕国的相国还是子之,并且权力依旧非常的大。

公元前318年,也就是燕王哙二年,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诸侯。

那就是燕王哙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燕王的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不仅如此,还把燕国那些俸禄超过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来,也一并交给子之来任命,这样下来,燕国一切政务完全都交给了子之来裁决。

对于这如同儿戏般的事情,魏申是知道内情的。

燕国的一个叫做鹿毛寿的家伙,是他怂恿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的。理由听起来还十分强大,他对燕王哙的原话是“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意思就是说,您就是把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子之也一定不敢接受,那么大王您不就是和尧舜一样的人了吗。

这话是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的,但是天真的燕王哙居然就信了。

于是燕王哙“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

其实,燕王哙也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把王位给子之的,他是真的相信了鹿毛寿的话。认为子之肯定不会接受,然后推让一番,自己便可以和尧舜一样伟大。

燕王哙做完这一切后,就开始在宫中等着子之来推辞。

然而,事实却和燕王哙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那就是,子之真的接受了燕王哙的禅让,一丝一毫也没有推让的意思。

这下子燕王哙慌了,我们事先设定好的剧本呢?你为什么不好好的按照剧本演呢?

当燕王哙又去寻求那些忠于燕国的大臣帮助时,却那些大臣早被自己收回了玺印,和自己一样毫无权力了。

事已至此,燕王哙已无可奈何,这才明白了那鹿毛寿原来和子之是一伙儿的,自己就是那个最傻的蠢蛋。

禅让制的根本是让贤,再说那相国子之,也就是现在的燕王子之,是不是一个贤德之人呢?

答案当然不是,这子之的才能是有一些的,但绝对到不了可以接受禅让的程度。

换句话说,这次禅让绝对不是一个让位于贤的传承,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

相国子之就这样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捧杀下,坐上了燕国的王位。然而,子之也许一开始抱着大干一场的宏远,想象着带领燕国崛起于诸侯。

理想看起来很丰满,然而现实却是真的非常骨干。

子之的执政能力和他的宏图大业真的不匹配,在他的管理下,掌权不到三年就导致燕国国内大乱,人心不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