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只有接班人是优秀的,才会有继续辉煌的可能。
魏通的身上,就寄托着魏申和韩梅所有的希望。
对于魏通能够提出从赵军手里夺取土地的做法,魏申还是极为认可的。
魏申随即指出,对于赵国占领的三百里土地,魏军一定不要全部夺回,要给赵军留下一百里左右的土地。这样的话,燕国因为刚刚结束内乱,凭自己的实力一定无法打败赵国军队。那么魏国军队就有理由占住夺回的二百里土地。
不是不还你,是还给你,你也守不住。
再说,燕国有着超过两千里的土地,也不差这三百、二百里的领土。
果然,当魏军帮助燕国赶走齐军后,魏通就按照计划向燕昭王告辞,要返回魏国。不出所料,燕昭王希望魏通何以再施以援手,对付一下赵国的军队。
赵国的骑兵已经攻入燕国三百里了,还没有停下的意思,燕昭王当然慌了,真可是这里刚刚赶走恶狼,那里猛虎又来了。
魏通的心里自然愿意,可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对燕昭王说到:“我此次出兵,士卒多有伤亡,急需回国休整。军国大事还需要国内下令才行。”
燕昭王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然而自己眼下无法抵挡赵国军队,能够帮助自己的也只有面前的魏通了。于是燕昭王下了狠心,说到:“但请太子请示魏王,出兵抵挡赵军,事成之后,燕国必有重谢。”
于是,魏通转过身来,装了样子和魏章商议一番。
然后魏通对燕昭王说到:“兵贵神速,我们可以一边先帮助贵国抵挡赵军,一边派人回国禀报魏王。”
一系列操作下来,才有了魏国军队对赵国军队的攻击。
对于“胡服骑射”后变强的赵国骑兵,魏章早就有和他一决高下的心思。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肯放过了。
晚上,魏通和魏章点上火炬,连夜进行军棋推演,反复推敲和赵国骑兵的作战方式。
赵国骑兵基本上属于轻骑兵,着皮甲,士兵素质也比较高,作战相当骁勇。
而魏国的骑兵则是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两种,当然在作战中,重骑兵更占据优势,因为身披铁制铠甲,除弓箭外,还有手持的长毛和弯刀,培养和训练起来成本要高得多。
所以,魏通和魏章此次也只带来了三千名重骑兵。
但是别忘了,魏通手中还有对付骑兵更有效的武器,那就是火铳了。要说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当属最强兵种了。
但是,热武器一出,骑兵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枪炮无论是轰鸣声,还是杀伤力,都是骑兵的战马所不能承受的。如果骑兵离开了战马,那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魏通和魏章就轻、重骑兵的配合,以及火铳的使用在沙盘上反复推演,直到天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期节节胜利的赵国骑兵,遇到武装到牙齿的魏国骑兵,终于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魏申接到战报的时候,魏通已经按照指示,从赵国军队手里夺取了二百里左右的土地。
因为赵国军队还占领着一百里左右的土地,所以,赵国的骑兵并没有撤离,反而又增兵了。
因为赵国军队增兵了,燕国军队无力抵抗,所以魏国军队就堂而皇之的占住那二百里不走了。
燕昭王看中眼中,满心不甘,终于明白了一切。
但是燕国眼下一切刚刚稳定,无论是边防还是外交,都离不开魏国,所以就暂时默许了这一切。
燕昭王痛定思痛,闭门多日不出,
忽然有一天,燕昭王上朝下令,在都城蓟修筑黄金台,也叫做招贤馆。首先入住黄金台就是郭隗,燕昭王以最隆重的礼节在黄金台拜郭隗为师,并赐予了众多的黄金珠宝。
然后,燕昭王向天下发布招贤令。
说起燕昭王的操作,其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那就是“死骨千金”的传说。
这个故事也是来源于郭隗,他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就是有一国君非常喜爱千里马,后来听人报告说在山里发现了一匹千里马。于是这位国君赶紧派人带着黄金去买这匹马,但是当国君的手下到了那里的时候,这匹千里马却已经得病死了。这个官员就用五百金买下了千里马的马骨。带回去给了国君。
国君当然很生气了,就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买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
那个官员说:“大王您情愿花五百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