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这个小小的举人居然公然质疑陛下的话,还要推演一番?
这简直就是翻了天了!
表演欲旺盛的东厂督主曹公公立刻忍不住站了出来。
即便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西厂督主雨化田都冷哼了一声。
“无妨,将纸笔给他。”
朱慈烺挥了挥手,命乾清宫的太监将纸笔交给宋应星。
在他心里,只有敢质疑和验证的科学家,才是真正能沉下心从事研究发明的。
所以朱慈烺对宋应星的举动不仅不反感,反而颇为欣赏。
接过纸笔之后,宋应星立刻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开始验算。
朱慈烺则在一旁悠闲地一边翻看《天工开物》一边喝茶。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特别是刚刚才呵斥了宋应星的曹正淳,已经计划一会儿一定要和这个书生好好弥补一下关系。
“陛下!真乃天纵之才啊!”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宋应星才抬起头来,满脸的不可思议和对大明天子的钦佩。
“根据草民的估算,如果将火铳内的膛线改为螺旋形的话。五次击铳,就有一次可以击中目标。”
宋应星说道。
五次击铳,就有一次可以击中目标?
这……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被宋应星的话给惊呆了。
特别是工部尚书赵士桢,他可是日月朝火器大家和燧发掣电铳的发明人。
要将火铳的精度提高一点的困难程度,他最清楚不过了。
当初为了提高掣电铳的精度,他可是结合了鸟铳、鲁密铳、西洋火铳的所有优点才制造出来的。
前后花费数年时间和无数心血。
宋应星能将火铳的精度提高到十中一,就已经令他赞叹不已了。
没想到当今万岁随便一句话,就让能让火铳的精度提高到五中一。
难道陛下真是天生宿慧,生而知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