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赵军只怕不难。”
两个参将各自说着自己的意见。而张猛则一直在苦思吴铭最先问的问题,“若是赵军今夜连番袭扰,又当如何?”
自己这边人数不占优势,大军不可能一直都活跃着让赵军自讨没趣。而且这次赵军退兵,也可能只是因为赵原一时气不过,再加上天色才黑不久,所以便带领大军暂时撤退了。
可若是深夜再来!这一点张猛是如何也不想面对的。出城战又战不过,而且这种情况你就是出去,赵军会不会战还是两说。
毕竟人家只是骚扰。只要让你睡不着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想着这些,张猛也就低着头,在不管其他事情了。
微微的看了眼那第二个发话的参将,吴铭淡淡的回道:“临晋关与忻城尽皆距离这里数千里,传令兵路上的时间,加上大军回援的时间,这一来二去的只怕要七八天,这么长的时间里只怕赵军已经将我等折磨的筋疲力竭了。况且,赵韩本是盟军,是赵军出兵在后才有此形式,忻城虽然眼下被我军占据,可韩人没有一天是不想收回去的。河西就更不用说了,秦国处心积虑,为的不就是收归河西吗,只怕赵人一走,我们要面对的还有秦人。
到时候总要有兵卒去拼命才行,将我国兵卒全部用在与赵国的消耗上,想来秦国会非常的愿意看到,可我们却总不能一直疲于奔命的应对各国的攻击。发动各国的猜疑与冲突,相互牵制才是根本。”
吴铭此言一出,宛若当头一棒顿时将两个参将给敲响了。想想这段时间,魏国几乎连年的战争,今天伐赵,明天伐韩,与齐人对峙。后天秦国又来攻,秦之后失败数次的韩国也跟着凑热闹,曾经差一点被魏国灭了邯郸的赵国现在又跳出来找事。
四战之地的魏国,几乎把周围的邻国对拼了一遍,而人家四国却是车轮战术一般,不断的轮番进攻,导致如今的魏国疲于奔命,自身难保。
恍然大悟的一个参将,佩服的啧啧称赞,“我王能得将军,真是我大魏之福。听将军如此分析下来,眼下韩人虽然对我有仇视,但已经无力征伐。赵人恨不得灭了我们,秦人也是深深的惦记着河西,也就只有齐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帮助韩赵两国出兵,如此才与我魏国结下了战事。眼下向齐国求救,齐王当不会反对才是。由齐国牵制住赵国,我魏国或可有机会恢复根基,以免再重蹈覆辙,疲于奔命。”
“末将也算是明白了。”一人话落,另外一个参将当即朗声道:“将军大才,难怪能够深入不毛,兵不血刃取了韩地忻城,末将愿誓死追随将军,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此时此刻,也就剩下张猛依旧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看着张猛心不在焉的样子,吴铭的目光斜了过去,轻声问道:“张将军,你呢?可想到了妙计退敌。”
“啊?”张猛这才猛然惊讶的抬起了头,而他这一抬头,却是引得其他三人不由得一阵哄笑。
“嘿嘿,”抖动着那满嘴的大胡子,张猛颇为尴尬的笑了出来。好一会之后他才面对三人的目光,认真的说道:“末将刚才在想赵军如果今夜继续袭扰,我们该如何应对,可惜,思来想去也没有个头绪。眼下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解决,还谈什么以后,所长你们谈论的问题,恕张猛没有听进去。不过,休息不好打仗,这事本将已经体会过了,那滋味当真是比挨上一刀还要难受。如何决断,本将听大将军的安排便是。”
张猛的一番话虽然在此引起了大家的一片哄笑。可其余的两个参将也都承认,如果赵军来袭扰,内无兵卒,外无援军的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几人再次说闹了几句之后,另外两位参将这也恭敬的对着吴铭拱手,“末将愿以大将军之令是从,如何决断全听大将军的。”
“恩,那本将,就先谢谢诸位的信任了。”吴铭这也恭敬的一番还礼。
紧接着四人另兵卒撤去了已经吃光的东西,摊开经丰城以及大梁周围的地形图商谈了起来。
从何出撤军,到如何撤军,到达大梁之后又该如何用兵,四人都有谈及。
当然,这个时候已经是主要听吴铭说,除了其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之外,其他的也都按照吴铭的意思来了。
当然回道大梁后的首要目的,如何面对魏惠王这一难题,也一并由吴铭承担了下来。
……
赵军中。
赵原在回道驻扎地的时候已经是气的脖颈以上的部分全都通红。
也不与赵雍汇报这一次的事情,自己找了一处清静地方坐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