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写汉书的梦?谁知道呢。
简单的同盟以及更加简单的计划三言两语之间就已经确定了。辛毗和程昱都是极为聪明的,有了目标,甚至都不用详细的筹划,自然会在每一个选择面前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所需。尤其眼前辛毗不动赵云的计划,更是避免了跟萧文帐下其他利益集团间的硬碰硬,简直再好不过了。
也不知道倘或得知了一场针对自己的无形的风暴尚未形成就已散去的赵云,会感慨自己的好运气,还是会咒骂这该死的世界。
结束了商谈的程昱和辛毗在夕阳的余晖中,走在规整、严谨、但却没有丝毫审美的书院中,缓缓的散步,看着来来去去的学员,接受着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的恭敬行礼,听着巨大的会议室中,因为法正和袁涣之间的辩论而时时响起的轰鸣般的叫好声,开始突然感觉到一种孤寂。
就在这一刻,他们两个才从刚才的密谋中转醒,不再思索那些政治上的钩心斗角,开始恍惚中明白,可能当初萧文极力要求他们这样的人必须常驻书院军校的缘由中,除过真的不放心学员的安全之外,也有着让他们在其中学习的意思吧。
就比如这安详,以及这纯粹。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却不包括他们两个。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内儒外法的治国方式是从董仲舒时代就开启了的,士农工商的顺序更是从圣人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
但只有在这个校园中,程昱和辛毗才突然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在悄悄的诞生、萌芽。虽然大汉的恶劣环境会瞬间给予这些尚无自保之力的东西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只要萧文能够坚持几年十几年数十年,也说不定就在明天,一个天才般的年轻人就会用他全部纯粹的热情,发觉这萌芽然后滋养、抚育,最终传遍天下。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程昱和辛毗,在这样的觉悟面前,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以及无力。
不过两个人都没有就此交流一下的意思。萧文对于“考试”两个字的异乎寻常的兴趣,使得所有明眼人都感觉到了一种新的人才制度的崛起。而且与其说这制度的基石是学校,倒不如很光棍的承认,这制度的基石,就是每个人心中不安分的那一丝野心,那一丝没有实力却想上位的野心。
远在冀州中山的萧文绝对想不到,他破罐子破摔般的,仅仅想要将自己愿意带给这个时代的东西留下痕迹的做法,已经在每个人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中,在一片小小浪花的刺激下,骤然爆发,俨如远古巨兽般,缓缓睁开了眼睛,露出了沉睡中掩下去的汹涌。
如果李儒告诉萧文的仅仅是面对曹操刘备这些人的时候萧文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手腕治理部下,那么程昱辛毗现在在洛阳感受到的,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统治。
这统治威严、沉重,却让每个见识到的人,都心甘情愿的去沉沦。
章节目录 第六章 初秋
没有谁是世界的中心。请使用访问本站。【 高品质更新 】所以失去了萧文的洛阳虽然阴云密布,但仍旧有条不紊的运转着;而整个大汉天下,没有了萧文的影响,甚至变化的还更迅猛些,虽然这变化大多是向着没落的方向。
在这其中,幽州公孙瓒和冀州袁绍的交战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局势最为凶险的莫过于衮州了。衮州因为萧文和吕布的加入,甚至这幕前幕后还有刘表孙策刘备等等的暗中相助,所以曹操在三个月前大败一场。在那之后,谋士说客四处奔走,武将猛士流血牺牲。没有了萧文的洛阳只是生活在阴云下而已,但是战败了的曹操让衮州直接变作了风暴的正中心。
不过曹操终究是曹操,荀彧也终究是荀彧,几番谋臣的言语交锋之后,一桩桩一件件不为人知的暗地交易相继达成一致,然后冢中枯骨的袁术集团,开始四分五裂。
先是仗着有杀董之功有恩于袁氏的吕布终于忍受不住袁术的轻慢,愤而投靠了袁术的死对头袁绍;接着袁术的大将张勋经不住荀彧的蛊惑,努力出头终于成功将袁术的战略重心再次放到了寿春;而最最出人预料的,其实是刘备,这厮终于忍受不住萧文的雪藏政策,找了个自认冠冕堂皇的借口,跑去汝南在犄角旮旯里打黄巾壮大势力去了。
这些令人或期待已久或避之不及的变化,渐渐的积聚到一起,似乎进行了一场不为人知的化学反应,最终将大大小小的风暴集合到一起,形成了一阵飓风,而飓风的中心就在衮州上方,衮州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不可抗拒的飓风所带来的想要撕裂毁灭一切的压抑。
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