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之通商天下 > 第 302 章

第 302 章

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曾经也同曹操一样,只认为萧文是一个政客,一个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东西的彻头彻尾的小人?这些都不重要了,以前不管每个人是怎么认为的,萧文都在努力的将一切可以用政治搞定的东西政治化,这样就不必要惹得战事四起。

可从今日开始不一样了。从今往后的萧文是一个诸侯一个主公了。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前的萧文是为了利益可以不要人心,而今日的可以为了人心放弃利益。

这转变迅速、无情,让所有人赶到出乎预料,又让所有人感觉理应如此。萧文这头猛虎,蛰伏了近三年的时间,不管大家认为他积累的资本够了没够,但是他已经清楚明了的向世人传达了他的想法!

犯我萧文着,虽远必诛杀!

春天是一个骚动的季节,这个时候的曹操做了很多事情,可夏天不是,但是夏天的曹操仍旧做了很多事情,并且将事情不断的恶化。

如果曹操不出兵徐州,那么第三师就不回因为北海的政治利益而出兵徐州;如果曹操部屠城,那么这次的战争就只是一个简单的军演,而且太史慈会顺势过度为第三师的师长;如果没有这些,太史慈不会被俘虏,管亥不会被俘,青州不会死这么多人,萧文也不需要跟袁绍翻脸。

但是世上并没有这么如果,就算有,以萧文跟曹操的立场,他们之间的一场大战也是在所难免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是时间,从来没有站在任何人那一方。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初平四年五月,洛阳全军出动,直取濮阳。

镇守衮州的仍旧是夏侯惇,此外还有荀彧荀攸等文人,而在夏侯惇之下,曹军还有一个叫做李通的武将。

李通李文达,江夏人,不愿意为刘表效力,投靠曹操也并不多久。在投靠曹操之前不过是游侠儿一名,黄巾之乱中趁势而起,多有斩获兼并。不过这人既不是正式的世家出身,也没有什么强硬的后台,因为当初投效曹操的时候带了不少人马,所以被曹操委以重任作为一种招抚的手段。一路凭着军功坐到了现在的位子,也算是个人才。

可是萧文不关心这些了。挡我者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从河南直奔衮州东郡会费些力气,所以萧文仍旧按照老路子从河内进入衮州。濮阳在东郡,东郡是曹操的根基,萧文这一次,就是要废了曹操的根基。

话说曹操其实只要脑子没坏掉就不会在徐州待很长时间,只是这行军也需要时间,就算是曹操现在就往回赶,也大概需要十天的时间。而算上袁绍这边的反应,萧文有至少七天的时间来攻打夏侯惇。

梦里夏侯惇之所以被曹军叫做盲将军,不过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如夏侯渊远甚,在两个夏侯将军里,曹军更喜欢吧夏侯这个名字给了夏侯渊。但这并不是说夏侯惇的军略不如夏侯渊,而只是夏侯渊这个人走的是勇猛路线,又喜欢急行军,所以混出了偌大的名头。

而瞎了一只眼睛的夏侯惇,其实在军略方面反而更胜夏侯渊好几筹,尤其现在有荀彧辅佐的时候。

但是这些重要吗?萧文手里仅仅握着曹操手下的吕虔,这个人顶多跟李通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就算是曹操愿意拿李通换回太史慈,萧文也不会那样做,因为会降低太史慈的价值。吕虔,顶多能换回管亥;而太史慈,必须曹氏或者夏侯氏的人来换,这就是萧文的定价。

只是濮阳并不好打,作为紧挨着黄河的濮阳,背面有顿丘是一座军事要塞,足够折腾萧文好久,而难免又是白马,也算是个合格的战场,想要在曹操的主场大败曹军大将夏侯惇,萧文要获得的太多,要付出的也就相应要太多。

只是重要吗?

在黄河西岸,萧文远远望着对面的曹军,嘴角闪过轻蔑的微笑。

自古以来如何过河都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在萧文之前所有的战绩里,四渡汜水算是一次,关铁过河偷袭牛辅算是一次,两次虽然都很成功,但却并不能重复仿效,今天,萧文就让他们见识一下,青州研究水战七八年,到底研究出了什么东西!

两军对阵直到下午,从河内怀县赶来的赵云才刚刚在规定的时限之前奔到战场,在赵云的身后,数百根巨大的圆形滚木铺在地上,上千人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拉着纤绳,将一艘巨大的战舰给拉到了河边。

这船实在太大,大到任何一个有些经验的船夫都会认为,这样的船在内河里根本就动不起来。这艘船的造型也过于独特,狭小的底舱让这艘船尽管有了在内河近距离航行的可能,但这是以牺牲空间为代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