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的航道,无数无名的航海士,最终葬身海底,他们几乎是用累累白骨,铺平了一条通往海洋的道路。
如果赵信不是穿越者,对于海洋一无所知的话,说不定,为了中国的航海之路,要同样用这样的方法,后世的无数证明了,只有通往海洋,占领海洋,才是发展的方向。
可是冶炼产业,给了赵信基础,卡牌系统可以给赵信足够多优质钢铁,再加上对于风帆战舰和机械动力的了解,北宋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走向海洋的坚实武器。
以风帆战舰的动力系统,适航性为基础,以钢铁为龙骨,以中国的水密舱技术,还有一些先进的东西,把这些混杂在一起,一款不比风帆战舰,西班牙战舰差多少的风帆战舰,就会出现在北宋。
有更好的船的前提下,何必要用帆板,赵信哪怕成为了上位者,可以有些无情的看待下面的这些工人,也不可能明知道必死,把这些人送入到海洋。
就算到了21世纪,有了卫星飞上天空,有了出色的无线电技术和电脑控制的测距系统,可是每年依然有船只沉默,有时候,近在咫尺,都无法挽回,更别说在这个,没有无线电,没有精确的测距,甚至连船都无法抵挡大规模海情的前提下。
赵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每一个人才都分外的珍贵,之前的炼钢厂,损失了差不多400位工人,他唯一庆幸的是,整个炼钢厂的工程师级别,只有2个,是现场监控的,死在现场,包括牛大力在内的最顶尖的那些,都在实验室没有问题,万一牛大力出现一点事情,那就惨了,最少说,炼钢厂的发展,要拖延几年的时间。
为此,赵信专门制定了规定,所有的研究者,除非是必要,否则不能够进入了炼钢厂,这也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
跟炼钢相比,造船的技术含量更多,百年海军,可不是一个说说而已,哪怕是到了后世,海军和造船业,也是凝聚整个国家,整个军队最高端势力的地方的。
造船业就更是如此,赵信从定位定海军开始,就已经开始,把目光看向的海洋,未来面向海洋的战略,也是无法改变的,可是造船业的发展,依然是非常缓慢的,哪怕有定海军的支持,投入了可怕的资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