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比方吧,类似火柴盒,纸盒一样的东西,放在定海军,就有些不太合适了,让月收入,几十贯,甚至上百贯的人来做这个,成本太高了。
可是在北宋,如果按照10个一文来计算,一个人一天收入20到30文,一个月,1贯左右的收入,这对于普通的北宋民众来说,已经是非常高昂的收入了,可是这算到定海军的收入,这个劳动效率,平摊到每一个上面的成本,就会达到一个不可能程度了。
在最初,做技术转移和技术传递的时候,赵信还没有私心,可是定海军的技术升级,是在最初识字的基础上面,一部分加强训练和不停的学习,才形成,北宋根本就没有这个学习的体系,甚至连老师都找不到,他们能够做的,都是最初级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具备技术含量,同样的,很容易受到定海军的影响。
定海军放出去的很多机器,并且给北宋整体的解决方案,很多看起来,北宋都可以生产,可是没有了定海军支持之后,短时间,或许还可以生产,可是一年两年之后呢。
机器是会坏的,以前,有定海军在,坏了,就可以很快的维修,可是在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基础的前提下,突然的撤走,看着一大堆的机器,只要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整个就会出问题。
这就跟后世的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外商投资过来,并没有拿出核心技术,北宋只是掌握了机器的使用方法,而没有一个了解机器的原理,当机器坏了之后,是没办法维修的,或许在漫长的时间之中,慢慢的消化,懂得原理之后,还是可以越过这个,可是短时间,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这些方面,富弼因为并不了解,而不知道,不过眼下得到的情况,也让他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连下面人报告,定海军的那些原材料和货物,是不是放行,他们这些参知政事,在经过了商议之后,最终决定还是放行,这些东西价值并不高,并且部分还是离岸付钱,真的这么追究下去,反而让北宋为难。
不知不觉之下,在认真的调查了之后,富弼才发现,整个北宋对定海军的依托作用太大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旦跟定海军撕破了脸,在财政和政治稳定上面,都会出问题,甚至不考虑定海军的战斗力,强行的翻脸,北宋损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