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那么,在北海道逐步的向北,在这些岛屿密集的地方,进行寻找,一步步的利用跳岛战术进行寻找,稳定了一个区域之后,继续的向下,把海图绘制完善了之后,再接力,成为了必然的方法。
这种情况之下,西班牙帆船,就有些不够用了,他的速度,相对而言太慢了。
用穷举法,用跳岛的方法,逐步的向前,效率是第一位的,以岛屿做圆周运动,几乎可以肯定,可以探寻岛屿周围的海图,并且找到前进下去的路,可是这样的方法,太慢了。
如果还是使用西班牙帆船的话,效率太低了,速度差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虽然他载货量很多。
在远洋探寻方面,载货量是最不用关注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速度就可以了。
在世界上,非动力性的船舶之中,哪一艘船最快,这一点,赵信可以明白无误的回答,那就是飞剪船。
空心船首,较多和大面积的帆,较少的上层建筑,以增加稳定性,比较狭长的布置,水下的一些船体,可以让船可以如同刀斧一样,凿开水面,飞剪船的这个称号,也得益于这样的航海状态。
在西班牙帆船,平均只能够以6到8节的速度,在大部分的海面上航行的时候,飞剪船,可以以12到14节的平均速度航行,几乎快了接近一倍,19世纪中叶之后的,通过大西洋的竞速,飞剪船是无可争议的冠军,平均13天穿越大西洋,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飞剪船,却可以轻松的实现。
赵信虽然没有见过飞剪船,却是听过无数次飞剪船的大名,在网络上面,因为军事爱好的关系,也看过许多的图片,也浏览过关于飞剪船的要点。
经过了回忆和加强性的记忆,赵信绘制了不少的图纸,也提出了飞剪船的几个要说,高比例的船身,减少上层建筑,尽可能的贴着水面航行,最重要的是,空心船首。
这个才是关键,只有空心,才能够让比重比较的低,在告诉之下,船首会向上,不但可以破开海浪,同时减少受力面,减少阻力,这才是飞剪船的关键。飞剪船,这个号称是风帆时代最强的帆船,甚至在后世的动力时代,环球帆船航行,基本上竞速的都是飞剪船。哪怕是在21世纪,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到达极限的前提下,借助着人的创造,还有计算机的帮忙,依然没有一个船型能够超越这种船。
赵信根据记忆,在图纸上绘制了一些,后世看到的,进行环球航行的那些帆船的图形,因为记忆和关注度的问题,这些已经相对的模糊了,可是这些却给了研究人员巨大的灵感,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地方,比例的船身,上层建筑,空心船首等等,这些是最容易实现的,经过了简单实验就可以达成。
一些简单的技术被应用上来,重心的问题,在水中阻力和推动力的问题,把这些完美的解决之后,就是目前的飞剪船。第一个可以保持最高21节左右速度,无动力的一种船,平均的速度也可以达到14节以上,这对于远洋船只来说,是非常可怕。
就算是动力时代建造的最可怕的战争兵器,大型的战舰,虽然可以保证33节,甚至是40节的极限速度,可是这样的极限速度,有能够持续多少,在长时间的航行之中,平均的航速不会超过20节。
一个完全无动力的船只就可以达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是非常出色,这么一款经典的船只,在这个探寻海图的时代,是最为合适的。
不过,一款技术的成型,一艘船的最终确定,那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飞剪船也是这样,哪怕赵信在图纸之中,已经绘制出了比例尺,甚至标注了一些关键性的部分,要实现,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好在,从西班牙帆船开始的,定海军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一个从图纸上面,转换成实物的体系,哪怕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的船都不那么的给力的,也可以继续的向着整个方向研究下去,一直到最终的实现。
飞剪船的各个子项目,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甚至样船也一个比起一个的好,最近的一艘,如果真的要说的话,已经算是一艘飞剪船了,最高19节的速度,平均11节左右,这个速度,或许不如飞剪船的完全体,却也比西班牙帆船要强很多。
速度是探查的关键,不过这艘船,在稳定性上面差了一些,先期建设起来的十来艘,开始在定海军的控制的海域进行了实验性的航行。
这个航行的目的,同样是完善海图,整个中国所有的岛屿,所有从海南岛一直到的海参崴的经纬线,全部都绘制完成,这个海图,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