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达到最大的震慑效果,也能让浙江的士人都乖乖地掏钱买平安。杭州的算盘打得很好,李焕也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抓捕庄允城是打响明史案的第一炮,总督衙门把这个任务交给湖州是给他们立功赎罪的最后机会——李焕并不知道在邓名的前世,抓捕了庄允城后知府和他还是因为失察罪被定了一个绞刑。
确定不是在做梦后,李焕急得满头都是汗水,如果这事办砸了,他知道总督大人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事到如今也只有请知府大人出兵镇压了。”李焕不是不知道府城管辖的绿营的重要姓,由参将统帅的两、三营绿营是一府安全的保证,如果这支绿营不坐镇府城,那万一发生民变或是其他什么动乱,知府就会失去在第一时间应变的能力。
不过庄家表现得太神勇了,居然一个照面就把归安县的绿营都击溃了,逃回来的人称也就是半个时辰绿营就顶不住了,面对这样的悍匪如果让湖州府只出动一营兵未免有点托大。就是湖州三营都来也未必能立刻解决据守宅院的反贼庄允城——湖州绿营在杭州之战中也损失了不少官兵,三营的战斗力也就相当战前的一营半……半个时辰解决归安县的绿营,还有余力衔尾追击抓俘虏,现在府兵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吧?
原先李焕估计庄允城大概呢个动员起三、四百庄丁,其中一小半是比较精锐的护院、家丁,剩下的大概是撑场面的丁壮,而朱佑明的动员力大概有庄家的六成左右,不过朱佑明肯定不会把主要力量派去保卫庄允城的宅子,所以庄家那边基本就是他自己的实力。
这个判断明显不对!在给知府的报告里,李焕称庄允城散尽家产,聚集数千山贼作乱,朱佑明也参与其中,现在两人麾下乱党已经上万,五百绿营加上同样数目的县勇拼死镇压,不幸被兵力超过他们二十倍的贼人击溃,恳请知府速发大军,最好再从临县抽调精锐县兵助战,以求把匪人一举围歼。
写着、写着,李焕都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不是庄允城秘密集结了十倍于绿营的山贼和壮丁,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地解决了全县的披甲。
李焕写急报的同时,县令下令紧急动员,征募壮丁上墙守城,城内的各路大侠都被授予了千总、把总的官职,让他们带着弟子彻夜巡逻。县城里谣言四起,都说大财主庄允城、朱佑明都被逼反了,全歼本城官兵,正统帅着数千佃户来攻打县城了。
第四十一节 失控(上)
湖州知府谭希闵看到李焕的报告后,气得鼻子都歪了,当场就在衙门里大发雷霆,拍着桌面叫道:“一个县的兵马居然被一个庄主歼灭了!这么多的废物怎么都聚在一起了?”
明史案并不是在谭西闵任上发生的,这半年的耽搁按理也怪不到他头上,不过杭州的上司威胁说如果他不能把事情利索地办好,那他也有失察之罪。谭希闵很清楚这是杭州在告诫自己不要徇私枉法,这个案子是通了天的,没有人能将其按下来,地方官谁不想活了就继续去拿庄家的银子吧。
既然知道朝廷要彻查此事,那谭希闵自然不敢考虑收受贿赂包庇庄家,早在吩咐李焕去拿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连湖州都不用回,直接把人犯押解去杭州,以免让自己沾上是非——这两年来,湖州知府衙门里拿过庄家银子的官吏很多,谭希闵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撇清自己,万一庄允城被押解回湖州后死在狱中,那谭希闵就算是惹祸上身了。
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谭希闵越说越气,甚至一度怀疑是县令想要包庇庄允城。
“这要是让总督知道了,肯定以为我是想包庇庄家,夸大困难,让总督知难而退。”细细思量一番后,谭希闵觉得归安县没有这个胆量。而且李焕也需要戴罪立功,他就是把庄允城杀了,都比诈称被击败的可能姓大:“就是一群蠢货。这个庄允城老贼也是狗胆包天,居然敢拒捕。”
谭希闵把幕僚和属官召集来商议出兵一事。乍一听知府要出动府军时,幕僚们都大吃一惊,纷纷询问哪里出乱事了。
“本官要派两营兵去拿庄允城。”谭希闵板着脸说道。
幕僚们听完后一起发愣,有个脑筋不太好的家伙一时转不过弯来,居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惊醒了其余的人,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知府大人在讲笑话啊。虽然不知道谭希闵为什么会有这个兴致,但上官讲笑话大家岂敢不笑,顿时衙门里欢声大作。只有把报告送到谭希闵桌前的那个属官没跟着起哄,忧心忡忡地看着面皮紫黑的湖州知府。
“有什么好笑的!”谭希闵重重一拍桌面:“军队什么时候能出动?该给多